2023-云顶国际集团

2024-06-04
| 51页
| 46人阅读
| 0人下载
特供
期中素能测评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 (2023·绥化)如图所示,小明通过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观察到邮票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像是实像 b. 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15cm c. 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5cm d. 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30cm第1题c一二三四2. (2023·焦作修武一模)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刷脸”时代。“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人脸在系统拍照过程中( a ) a. 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是光源 c. 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投影仪相同 d. 应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a一二三四3. (2023·包头)如图,同学们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物体,透过凸透镜不能看到的像是( b ) a. 正立、放大的像 b. 正立、缩小的像 c. 倒立、放大的像 d. 倒立、缩小的像第3题b一二三四4. (2023·平顶山叶县模拟)“洛阳牡丹甲天下”,小明用照相机拍摄了同一朵“二乔”(洛阳著名的牡丹品种之一)的两张照片,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4题d a. 小明的照相机与投影仪在使用时利用的成像规律相同 b. 小明使用的照相机镜头与近视镜的镜片为同一种透镜 c. 在拍摄图乙照片时,牡丹花的像较大,可能是虚像 d. 照相机焦距一定,拍摄图乙照片时,照相机离“二乔”牡丹较近一二三四5. 如图所示为眼睛的成像原理示意图,下列关于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近视眼总是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b. 近视眼在看正常距离的物体时,所成清晰的像在视网膜前方 c. 近视眼应该戴凸透镜矫正 d. 远视眼要戴凸透镜矫正,看近处的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虚像第5题b一二三四 a. 光屏上成的是烛焰倒立、放大的像 b. 保持蜡烛位置不动,换用焦距更小的透镜,移动光屏一定可得到烛焰放大的像 c. 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d. 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透镜移至65cm 刻度线处时,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第6题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b )b一二三四7. (2023·揭阳普宁期中)下列各种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 a ) a. 小孩沿不太光滑的直滑梯匀速滑下 b.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c. 火车沿平直轨道进站 d. 公共汽车正在减速转弯a一二三四8. (2023·齐齐哈尔拜泉期末)下列作用力最接近500n的是( d ) a. 托起一张试卷的力 b.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 c. 学生提起书包的力 d. 学生上楼时对楼梯的压力d一二三四9. (2022·成都金牛期末)2022年3月23日,我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下列活动中,王亚平在太空舱中可以实现的是( a )  a. 用拉力器健身  b. 用哑铃锻炼ac. 用天平测质量  d. 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一二三四10. (2023·枣庄)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m比赛中,我国某选手荣获金牌。图甲是他正全力通过弯道,图乙是他获胜后站立在水平赛场中央大声欢呼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第10题c a. 他通过弯道的过程处于平衡状态 b. 他通过弯道时有惯性,站立时没有惯性 c. 站立时他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站立时他对冰面的压力和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一二三四11. 如图所示,升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为50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升降机匀速运动时,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个力 b. 升降机以1.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对人的支持力大于500n c. 升降机内的人受到的重力等于500n d. 升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n第11题c一二三四12. (2023·泸州)教室里,磁性黑板擦可以被吸在竖直黑板上不掉下来,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 黑板擦受到磁力作用,不受摩擦力的作用也能静止在竖直黑板上 b. 黑板擦能静止在竖直黑板上,是因为黑板擦所受摩擦力大于重力 c. 擦黑板时,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力 d. 擦黑板时,手对黑板擦的压力与黑板对黑板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第12题c一二三四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3. 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这是由于小水珠相当于一个个  凸透镜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太阳光有  会聚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能使车内某处温度升高而导致火灾。凸透镜 会聚 一二三四14. (2023·陕西a卷)如图所示为某地投放使用的智能无人驾驶小巴车,它可以通过车上的摄像机和激光雷达识别道路状况。小巴车上的摄像机识别道路上的行人时,其镜头相当于一个  凸 ⁠透镜,行人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成倒立、缩小的  实 ⁠像。当小巴车靠近公交站牌时,站牌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所成的像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凸 实 变大 第14题一二三四15. 如图所示为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  倒 ⁠立、放大的实像,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  倒放 ⁠(选填“正放”或“倒放”)在架子上。第15题倒 倒放 一二三四16. 如图所示,在光屏上能接收到一个与凸透镜等大的光斑,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15.0 ⁠cm;若用一个焦距为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的透镜,仍放在25cm刻度线位置,蜡烛位置不变,则光屏向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第16题15.0 靠近 一二三四17. 妈妈做饭时,小明在旁边仔细观察。于是他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妈妈把鸡蛋向碗沿一撞,鸡蛋就破了,这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受到的  重力 ⁠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相互 重力 一二三四第18题18. (2023·潮州期中)蜂鸟是最小的鸟类,也是唯一能够在空中悬停和倒飞的鸟类,如图为一只质量为3g的蜂鸟正悬停在静止的树枝旁吸食花蜜的情景。以花朵为参照物,蜂鸟是  静止 ⁠的;空气对蜂鸟的作用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上 ⁠,大小约为  0.03 ⁠n。(g取10n/kg)静止 竖直向上 0.03 一二三四19. 在体操项目中,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碳酸镁粉末,这样可以  增大 ⁠掌心与单杠之间的摩擦力;在单杠上做双臂大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这是为了  减小 ⁠掌心与单杠之间的摩擦力。(选填“增大”或“减小”)增大 减小 一二三四20. (2023·武汉)短道速滑的接力与田径比赛的接力不同,运动员只需要在到达接力地点的时候推送下一个队友出发就是完成了接力。如图所示,决赛中,“接棒”的运动员甲在“交棒”的运动员乙前面滑行,当乙追上甲时,乙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滑行,这说明了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乙由于具有  具有惯性 ⁠,不蹬冰也能继续向前滑行;此后乙的速度逐渐减小,是因为受到  阻力 ⁠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具有惯性 阻力 第20题一二三四21. 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  匀速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乙所示的状态时,小车正在做  减速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作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  水 ⁠(选填“水”或“烧杯”)有惯性。   第21题匀速 减速 水 一二三四22. (2023·龙东地区)如图所示,当右端挂一个重为10n的物体a时,物体b在水平桌面上恰好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要使物体b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在物体b上施加一个水平向  左 ⁠,大小是  20 ⁠n的拉力。第22题左 20 一二三四三、 作图题(6分)23. 按下列要求作图。(1) 如图甲所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焦距相同,凹透镜正好放置在凸透镜右侧焦点的位置,请完成图中的光路。(p为凸透镜2倍焦距处) 第23题答案一二三四(2) (2022·成都模拟)如图乙所示,物体在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上以速度v向上运动,请作出物体此时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第23题答案一二三四(3) 如图丙所示,大小均为2n的水平力f1、f2分别作用在a、b两物体上,a、b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a、b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第23题答案一二三四四、 解答题(共46分)24. (9分)物体a的质量为50kg,要使它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需水平推力为64n。(g取10n/kg)(1) 物体a所受的重力是多大?解:(1) 500n第24题一二三四(2) 当水平推力分别为50n和70n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各为多大?解:(2) 50n 64n第24题(3) 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如图所示,若在物体a上加上一个重为500n的重物b,则使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需水平推力为多大?解:(3) 128n一二三四25. (6分)(2023·泰州)小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第25题(1) 组装并调整器材,使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主光轴 ⁠上。主光轴 一二三四(2) 小华按照实验方案完成各操作步骤,将观测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表中信息可得: 实验次序 物距/cm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1 50.0 缩 小 倒 立 12.5 2 30.0 缩 小 倒 立 15.0 3 20.0 等 大 倒 立 20.0 4 15.0 放 大 倒 立 30.0 5 12.5 放 大 倒 立 50.0 6 9.0 光屏上没有像 7 7.0 光屏上没有像 一二三四① 当物距  大于2倍 ⁠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 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的大小逐渐  变大 ⁠。大于2倍 变大 一二三四(3) 在第6、7两次实验中,小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于是她认为: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不能成像。这个结论并不严谨,为得出正确的结论,她应该增加的一步操作是取下光屏,  从光屏一侧透过透镜看能否观察到烛焰的像 ⁠。(4) 将一个镜片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所加的镜片属于  凹 ⁠透镜,用来矫正  近视眼 ⁠的视力缺陷。从光屏一侧透过透镜看能否观察到烛焰的像 凹 近视眼 一二三四26. (6分)(2023·汕头潮南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 图甲中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这一原理制成。放大 投影仪 第26题一二三四第26题(2) 图甲中只移动蜡烛和光屏,可以模拟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操作是  a ⁠(选填字母)。 a. 都左移 b. 都右移 c. 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d. 蜡烛右移,光屏左移a 一二三四(3) 如图乙,线段ab为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倒数和像距倒数的对应关系图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第26题10 一二三四(4) 根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现象,完成下表。 实验现象 分析原因 若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没能看到烛焰的像 ① 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② 蜡烛位于1倍焦距处,无法成像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蜡烛位于1倍焦距处,无法成像一二三四27. (8分)(2022·本溪段考)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1) 如图甲,将木块置于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  匀速直线 ⁠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如果拉动木块做变速运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不稳定 ⁠(选填“稳定”或“不稳定”),此时摩擦力大小  不变 ⁠(选填“不变”或“改变”)。匀速直线 使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不稳定 不变 一二三四(2) 对比图甲、丙可得到结论:  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① 下列各种现象中,利用了该实验结论的是   a ⁠(选填字母)。 a. 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 b. 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c. 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a 一二三四② 图甲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图丙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实验过程中,关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选填字母)。 a. v1一定大于v2 b. v1一定小于v2 c. v1一定等于v2 d. v1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v2d 一二三四(3) 后来聪明的同学们又对实验进行如图丁所示的改进,在实验过程中  不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b。不需要 一二三四28. (6分)(2022·厦门思明校级期中)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甲和乙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    第28题(1) 从实验效果的角度分析,你认为  乙 ⁠方案更好,理由是  甲方案中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较大 ⁠。乙 甲方案中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较大 一二三四(2) 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到小卡片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同一直线上 ⁠才能平衡。(3) 在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小卡片从中间剪开,再松手时,小卡片运动,由此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同一物体上 ⁠才能平衡。(4) 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图甲左盘放入4个砝码,右盘放入3个砝码,每个砝码质量为50g,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木块受到向  右 ⁠(选填“左”或“右”)的  摩擦 ⁠力。同一直线上 同一物体上 右 摩擦 一二三四29. (6分)(2023·深圳一模)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他先在木板上标上0~7.00cm的刻度线,把木板竖直放置,在弹簧下端挂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实验数据记录如表。(g取10n/kg)一二三四 钩码个数 0 1 2 3 4 5 6 7 8 弹簧长度/cm 2.00 2.50 3.00 4.00 4.50 5.00 5.50 6.00 伸长量/cm 0 0.50 1.00 2.00 2.50 3.00 3.50 4.50     一二三四(1) 当挂3个钩码时,指针所对刻度如图乙所示,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1.50 ⁠cm。(2)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3) 小明想用该装置设计一个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他找来一个质量为50g的小桶,挂在弹簧下面的挂钩上,测量时,在桶中加满待测液体,根据指针指示的刻度线,就能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① 该“密度秤”的零刻度线应在  2.50 ⁠cm刻度线处。1.50 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2.50 一二三四② 在小桶中加满水指针指在3.00cm刻度线处,如图丙,则该小桶的容积是  50 ⁠cm3。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最大的密度是  9 ⁠g/cm3。③ 小明想增大该“密度秤”的量程,在不更换弹簧的前提下,你的办法是   换用质量更小的小桶(合理即可) ⁠(写出一种即可)。50 9 换用质量更小的小桶(合理即可) 一二三四在一次太空知识讲座中,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实验: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竖直悬挂一个重物,分别使重物处于静止和匀速下降状态,再让其加速下降。同学们发现,重物在静止和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时,却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减小,好像物体的重力突然减小了。老师说:“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失重现象,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的现象。如当人们乘电梯加速下降时,人对电梯底面压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小勇在老师的指导下到电梯内做失重实验。30. (5分)(2023·福田期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失重现象一二三四如图甲,他将一个体重秤放在电梯水平底面上,然后站上秤台。如图乙所示,在电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他记录下体重秤在不同时间段的示数及对应的时间,描绘出了体重秤的示数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小勇的实际质量为60kg,g取10n/kg)。课后小勇和同学们查资料还了解到:当电梯更快地向下加速时,体重秤的示数为零,即说明他对体重秤的压力为零,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完全失重现象。一二三四       第30题(1) 电梯静止时,小勇的重力是  600 ⁠n。(2) 根据图丙分析,小勇在  0~t1s ⁠时间段内处于失重状态,此时秤台对小勇的支持力与小勇所受的重力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600 0~t1s 不是 一二三四(3) 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是指物体的  c ⁠。 a. 质量为零 b. 重力为零 c. 受到的支持力或拉力为零 c 一二三四(4) 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利用小球在太空中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放手,第二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在放手时对小球施加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力,如图丁为小球在这两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情况,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b ⁠。       b 第30题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一二三四$$
相关资源
示范课
由于学科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 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学科网,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