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元测试卷-云顶国际集团
2024-06-17
|
11页
|
7人阅读
|
0人下载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测试卷--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单选题1.北宋统一后,赵普建议・“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権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辇送京师”。于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这一做法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 b.不利于地方自主性的发挥c.改善了吏治腐败的情况 d.缓和了社会阶级间的矛盾2.考古专家在福建漳州元代沉船遗址发掘出1.7万余件龙泉青瓷,器形主要为碗、盘、碟、香炉和高足杯等,无使用痕迹,为典型的外销贸易瓷。另有少量陶罐和印章等与船上生活、航海相关的文物。据此推断,元代( )a.青瓷成为主要外贸商品 b.海外贸易以民间为主导c.外贸管理政策相对宽松 d.陆上丝路贸易走向衰落3.两宋法制完备,“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以至“细者愈细,密者愈密,摇手举足,辄有法禁”,民众因细事小过犯罪者极多。因而“国家素尚宽仁,数下赦令,或一岁之间至于数三”。据此可知,宋代“数下赦令”的主要原因是( )a.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 b.法律无法得到正常运转c.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d.严刑酷法激化社会矛盾4.北宋时期,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并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上述举措旨在( )a.保障财政收入 b.强化君主权威c.加强中央集权 d.实现富国强兵5.下图中不属于中书省直接管理的地区(为今天的省份名称)是( )a.河北 b.山西 c.山东 d.河南6.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这一创举出现于( )a.西夏 b.北魏 c.金朝 d.辽朝7.史载:“中书不知与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之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材料所述现象发生在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8.隋唐时期,宰相都是可以坐的。到了宋朝,太祖认为坐着对皇帝不敬,就把椅子撤走了。到了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说明了a.中央集权的强化b.封建等级秩序的模糊c.古代礼仪制度的不断发展d.君主专制的加强9.两宋时期,政府不仅颁布了一系列“通商惠工”的诏令和措施,而且允许工商杂类人中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应举入仕。上述调整( )a.体现了重商理念的盛行 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增加了科举取士的名额 d.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10.北宋后期,在科举考试中,为平衡南北方录取的差异,采取了南北分卷的制度。南北分卷考试和录取源于a.南方更加重视教育 b.北方经济遭到破坏c.南北经济文化差异 d.政府更偏重于南方11.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1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12.北宋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对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是a.便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工商业转移b.推动了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c.租佃关系成为农业生产主要形式d.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开始萌芽13.宋元时期,地处大运河终点的这座城市,被马可·波罗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这座城市是a.洛阳 b.大都 c.广州 d.杭州14.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皇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秦始皇颁布“推恩令”强化了皇权 b.宋代设立三司来分割宰相的财权c.元朝通过中外朝制度削弱了相权 d.雍正时期设立南书房加强了皇权15.北宋派文臣做知州,设转运使、通判的实质是a.削夺朝中大将的兵权b.防止“陈桥兵变”重演c.削弱相权,加强皇权d.防止了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16.据《宋史》记载,北宋有7位武将曾担任过地方知州: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宋代 人物 官职 事迹 人物 官职 事迹 郭进 登州刺史、卫州刺史 为人俭于己,便于人……次之以德政,化俗于斯 刘谦 邠州知州 谦无所扰,邠人多爱之 刘福 卫州刺史、雄州刺史 治五年,境内宁谧……百姓立遗爱碑,以闻其状 马怀德 雄州知州 有材勇智力,可以遍知州事 高化 知事诸州(具体不详) 虽起身行伍,然颇知民事 马知节 知益州兼转运使;主政枢密院十年 马枢密知节劲直……抑好强,恤孤弱 孟元 沧州知州 家有文风;应变活民 a.武将任职辖地都在边疆地区b.武将在吏治中发挥重要作用c.统治者改变重文轻武的政策d.百姓拥戴是重用武将的前提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史记》材料二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穗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皇明祖训》材料三 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史》(1)针对秦朝灭亡的原因,材料一、二中汉高祖和明太祖分别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并相应采取了哪些措施?(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你是否同意汉高祖或明太祖的做法,并说明理由。(要求:任选汉高祖与明太祖之一即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采取的相应措施及原因。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农业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而古代中国统治者都会注意调整田制和赋税,救济百姓,抑制土地兼并,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周代规定)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通“鬻”)于市。——《礼记·王制》材料二: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子路》材料三:(宋淳熙十二年)淮水冰,断流。是冬大雪。自十二月至明年正月,或雪,或霰(xiàn,小冰粒),或雹或雨水,冰冱(hù,冻)尺余,连日不解。台州雪深丈余,冻死者甚众。……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防止百姓离散):一曰散利(发放救济物资),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放宽力役),五曰舍禁(取消山泽的禁令),六曰去几(停收关市之税),……十有二曰除盗贼。——《宋史》(卷六十二)(1)根据材料一,周代这一规定有什么积极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思想主张思想产生的主要背景。(3)材料三反映的问题,宋代政府是如何应对的?(举出二例即可)(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就社会保障来说,你认为古代中国政府的举措和孔子的主张能否真正实现?19.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中原各国称诸华,或合称华夏,包含有民族文化优越感。此时,非华夏各族的内徒,形成了各族交错杂处的局面。到了战国时期,随着中原地区剧烈的兼并、统一⋯⋯许多内迁民族,已被华夏所吸收、融合。——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出现重要变化的表现。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民族大迁徙状况。在北方,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中原,形成与汉族的杂居,并建立了以“十六国”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政权。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后,中华文明并未因最高统治者族属变更而中断⋯⋯北魏统治者更是吸收汉族士人,通过一系列汉化政策,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的融合做了一次历史性的总结;在南方,大批汉人移居江南,甚至入迁蛮、俚、僚等族聚居地区。在汉族向南方民族地区渗透的同时,政府为增加赋役,加强对山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往往采取强制迁徙的方式使少数民族移居平地。——摘编自段红云《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各民族发展特点》(2)根据材料一,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迁徙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统治者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融合做了一次历史性的总结”的历史事件,并简述其影响。材料三 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而塞外之一统,始于元”。在元朝超大规模的疆域内,有着不同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的多元族群。尽管存在显性的族群歧视,隐形的社会隔阂,统治方式也多有弊端,但是毕竟是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融合……元朝疆域空间成了华夷各族群的共同家园。元朝不仅将边疆的多元族群纳入统一的政治体中,并且在文化认同上使边疆成为“中国”的组成部分。——摘自陈彩云《元朝疆域观演变与多民族国家的空间》(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实现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融合”的前提和因此而产生的新民族。并用一句话概括元朝边疆管理出现的趋势。三、论述题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完全成熟和高度发达的阶段,宋代科举取士空前之多,正是与宋代社会的高度发达密切联系的。重视门第的九品中正制是维护士族地主利益的选官制度;而不问家世的科举制则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科举制正是在庶族地主的兴盛、士族地主的衰败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来自材料,任意一点或整体均可;论证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参考答案:1.b【详解】根据材料“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做法将地方的财权收归中央,不利于发挥地方的自主性,b项正确;材料所述措施体现了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这削弱了地方的自主权,但不能消除地方割据的基础,排除a项;将地方的财政权收归中央与改善吏治腐败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材料内容体现了宋朝中央集权的措施,材料所述内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与缓和社会阶级间矛盾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元代沉船遗址发掘出1.7万余件龙泉青瓷,为典型的外销贸易瓷,由此可以推断,元代实行开明的外贸管理政策,c项正确;材料显示青瓷出水数量多,不能体现其成为主要外贸商品,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海外贸易以民间为主导,排除b项。材料缺乏陆路贸易相关信息,不能得出陆上丝路贸易走向衰落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3.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数下赦令”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国家素尚宽仁”,深受儒家仁政思想影响,a项正确;“法律无法得到正常运转”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新生政权”表述错误,排除c项;法律细密不代表严刑酷法,排除d项。故选a项。4.c【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宋代(中国)。由“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并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可知,北宋在政治、军事上都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c项正确;文官担任知州、加强禁军并不能增加财政收入,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所述的内容并不能让北宋实现富国强兵,排除d项。故选c项。5.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元朝在地方设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辖外,地方设行中书省。因此不属于中书省直接管辖的是河南,d项正确。排除a项、b项、c项。故选d项。6.d【详解】根据材料“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可知是辽的南北面官制度,d项正确;西夏制度基本模仿北宋,实行汉式官称和本民族称谓的官称,排除a项;北魏制度与材料不一致,排除b项;金朝实行猛安谋克制,排除c项。故选d项。7.b【详解】据题意可知,材料中反映了中书、枢密院和三司之间权力的分散,互不统属,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宋朝,b项正确;唐朝没有设立三司掌管财政,排除a项;明代废除宰相和中书,直接权归六部,排除c项;清代也不设宰相,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8.d【详解】材料“由坐到站再到跪”表明宰相的地位逐渐低下,皇帝的权力逐渐增强,这说明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故d项正确,c项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b项与材料意思正好相反。点睛:材料“由坐到站再到跪”是解题的关键。9.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通商惠工”“允许工商杂类……应举入仕”可知,此举有助于商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工商业者通过科举走入仕途,跻身统治阶层行列,b项正确;两宋时期抑商政策有所松动,但仍旧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科举取士名额的变化,排除c项;在人治社会下,科举制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这夸大了科举制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10.c【详解】北宋后期开始,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文化水平逐渐占优,为缓和南北士人矛盾,开始实行南北分卷考试;依据唯物史观,上层建筑的变动源于经济基础的变动,故选c项;材料与南方更重视教育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北方经济遭到破坏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政府的偏重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c【详解】试题分析:解题关键是准确解读分析表格信息。表格中历代王朝的地方政区都存在“县”,而“州”“路”“省”等多有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高层政区”,到了隋唐及其以后则属于“统县政区”甚至属在清朝沦为“县级政区”,b项不符合题意。从表中信息得不出政区层级的调整是否促进了地方自主性的结论,事实上古代中国历代最高统治者处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这一目的,通过调整政区层级使地方越来越服从于中央,地方越来越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c符合题意。表格中反映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是二、三级,d项不符合题意。12.a【详解】北宋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使得农村贫困人口失去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从而便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工商业的转移,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不抑兼并”不是宋朝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故b项排除;“不抑兼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加重,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这是负面的影响,而不是“正面影响”,故c项排除;宋朝仍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并未促使新的生产方式萌芽,新的生产方式开始萌芽于明清时期,故d项排除。点晴:紧扣“不抑兼并”的历史影响,再结合“正面影响”,综合分析即可。13.d【详解】在南宋王朝的百余年经营之后,地处大运河终点的杭州成为“人间天堂”,马可·波罗曾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富丽名贵之城”,d项正确;洛阳和广州均与题干中的“地处大运河终点”无关,排除a、c项;大都是元朝大运河的起点,且不是马可·波罗所说的“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排除b项。故选d项。14.b【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宋朝为制约宰相,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所以b正确;推恩令是汉朝汉武帝颁布的,其目的是分割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所以a错误;中外朝制度是汉朝实行的,所以c错误;南书房是在康熙时设立的,所以d错误。15.d【详解】据材料“派文臣做知州,设转运使、通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北宋统治者吸取五代分裂割据的教训,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地方的政策,故d项正确;削夺朝中大将的兵权,与知州、转运使、通判无关,故a项错误;防止“陈桥兵变”重演,与削夺朝中大将的兵权相关,但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削弱相权的问题,且加强皇权不等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别加强皇权与加强中央集权的概念,加强皇权往往表现为削弱相权,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往往表现为控制地方,防止分裂割据。学生据此即可正确判断。16.b【详解】根据材料7位武将的事迹可知其在治理地方时多体恤百姓,深得百姓拥戴,可见当时武将在吏治中发挥了示范作用,选项b正确;从材料中登州、益州可见武将并非都在边疆任职,选项a排除;选项c不符合史实,排除;武将是否被重用在材料中未体现,而且武将被重用取决于皇帝而非百姓,选项d排除。17.(1)汉高祖:认为秦朝没有分封,最终孤立无援而灭亡;实行郡国并行制。明太祖:丞相位高权重,容易导致专权乱政;废丞相,权分六部。(2)答案一:同意汉高祖郡国并行的做法。诸侯王拥有较大自主权,为汉初地方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同姓王的存在,打击了异性诸侯王,拱卫中央,有利于维护汉初的政治稳定。答案二:不同意汉高祖郡国并行的做法。诸侯国权力过大,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后来发生的七国之乱,给国家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答案三:同意明太祖废丞相的做法。废丞相将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防止权臣专政。答案四:不同意明太祖废丞相的做法。废丞相,使皇权专制发展到新的阶段,将军国大事系于一人之手,但皇帝个人精力有限,很难兼顾,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3)中书一省制疆域广大,三省行政效率低(一省可以提高行政效率);蒙古族制度简易。【详解】(1)根据材料一“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可知,汉高祖认为秦朝没有分封,最终孤立无援而灭亡;根据“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可知,采取的措施是实行郡国并行制。根据材料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可知,明太祖认为丞相位高权重,容易导致专权乱政;根据“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可知,采取的相应的措施是废丞相,权分六部。(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的措施,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对于这两种措施,学生可持同意或者不同意两种不同的观点,写出相应的理由即可。如:答案一:同意汉高祖郡国并行的做法。诸侯王拥有较大自主权,为汉初地方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同姓王的存在,打击了异性诸侯王,拱卫中央,有利于维护汉初的政治稳定。答案二:不同意汉高祖郡国并行的做法。诸侯国权力过大,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后来发生的七国之乱,给国家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答案三:同意明太祖废丞相的做法。废丞相将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防止权臣专政。答案四:不同意明太祖废丞相的做法。废丞相,使皇权专制发展到新的阶段,将军国大事系于一人之手,但皇帝个人精力有限,很难兼顾,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3)根据材料三“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可知,元朝采取的措施是中书一省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疆域广大,三省行政效率低(一省可以提高行政效率);蒙古族制度简易等。18.(1)积极意义:有利于保障农业生产、食品安全。(2)背景:春秋末年,诸侯争霸,社会动荡;铁犁牛耕开始推广,新阶级出现;孔子提倡“仁”和以德治国。(3)对策:发放救济物资、减免赋税等。(4)不能。小农经济具有落后性与脆弱性,难以御天灾人祸;吏治腐败;孔子的思想不适应阶级社会需要。能。中央集权制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荒政措施和发动民间灾荒救助等,很大程度上缓解灾荒;实现平均是百姓的追求。【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通“鬻”)于市”可知周代规定农产品在未成熟之前是不能在市场上出卖的,这有利于保障农业生产、食品安全。(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末年,诸侯争霸,社会动荡;铁犁牛耕开始推广,新阶级出现;孔子提倡“仁”和以德治国。(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一曰散利(发放救济物资),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放宽力役),五曰舍禁(取消山泽的禁令),六曰去几(停收关市之税),……十有二曰除盗贼”可知主要有发放救济物资、减免赋税等。(4)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中孔子的思想和宋代政府的应对举措及所学知识可作出如下判断:不能。主要从小农经济具有落后性与脆弱性,难以御天灾人祸;吏治腐败;孔子的思想不适应阶级社会需要等方面进行分析。能。主要从中央集权制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荒政措施和发动民间灾荒救助等,很大程度上缓解灾荒;实现平均是百姓的追求等方面进行分析。19.(1)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民族交融(狄戎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2)表现: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中原;中原的汉人南迁;南方山区少数民族移居平地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任选3点)(3)国家统一,疆域辽阔。民族:回回。趋势:边疆管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势。【详解】(1)根据材料一“春秋时期,中原各国称诸华,或合称华夏,包含有民族文化优越感”、“到了战国时期,随着中原地区剧烈的兼并、统一⋯⋯许多内迁民族,已被华夏所吸收、融合。”,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中原地区周边少数民族内迁,与华夏族逐渐融合,华夏认同观念产生。(2)表现:根据材料二“在北方,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中原,形成与汉族的杂居,并建立了以“十六国”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南方,大批汉人移居江南,甚至入迁蛮、俚、僚等族聚居地区。”、“使少数民族移居平地”,可知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中原,中原的汉人南迁,南方山区少数民族移居平地。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从顺应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趋势、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后世王朝重新统一等角度分析说明。(3)前提:根据材料三“在元朝超大规模的疆域内,有着不同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的多元族群。”,可知是元朝的统一和疆域辽阔。民族:结合所学可知,产生了回族。趋势: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治理边疆地区基本实行行省制度,呈现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势。20.示例观点:宋代科举取士规模空前缘于宋代社会的迅速发展。论证:宋代社会在隋唐时期封建社会全面繁荣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发展。“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贫富无定势”,传统门阀势力被大大削弱;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这一新兴的力量逐渐壮大;书院的兴起和印刷技术的革命性变化,为教育的普及提供了便利;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也成为有识之士施展抱负的重要契机。宋代扩大科举取士规模,这正是与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相适应的。取士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削弱了武将专权的根基;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和儒学的复兴。宋代的科举制虽然并没有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但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助推了宋代经济、文化全面繁荣局面的形成。(“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学生若论证“科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植根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等观点,亦可酌情给分)【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结论探究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首先,根据材料拟定论题。根据“宋代科举取士空前之多,正是与宋代社会的高度发达密切联系的”、“不问家世的科举制则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科举制正是在庶族地主的兴盛、士族地主的衰败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代科举取士规模空前缘于宋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其次,综合所学可知,宋代社会在隋唐时期封建社会全面繁荣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发展。“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贫富无定势”,传统门阀势力被大大削弱;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这一新兴的力量逐渐壮大;书院的兴起和印刷技术的革命性变化,为教育的普及提供了便利;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也成为有识之士施展抱负的重要契机。宋代扩大科举取士规模,这正是与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相适应的。取士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削弱了武将专权的根基;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和儒学的复兴。宋代的科举制虽然并没有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但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助推了宋代经济、文化全面繁荣局面的形成。所以是社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科举制规模的空前发展。最后,总结提升,其他角度总结论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资源
示范课
由于学科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 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学科网,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