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案 2023-云顶国际集团

2024-06-17
| 6页
| 4人阅读
| 0人下载
普通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设计说明本课包括两个子目: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两个子目之间为并列关系,都是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下,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发展情况。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带有深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社会生活的变化,表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本课内容涉及之前所学的七个单元,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因此教师要通过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本课知识与之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著名企业家张謇、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人创办企业的经历,认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过程,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并与现代社会生活进行比较。(时空观念)3.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征和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特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唯物史观)4.认识近代实业家的爱国情怀,增强爱国情感,培养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态度。(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以来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难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讲授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书目)《张謇传》。2.影视作品:(纪录片)《卢作孚》。(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本学期我们学习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期间,中国社会政权更替,在这100多年中,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带着疑问,学习本课。二、预习检查1.说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2.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在近代发生了什么变化?三、学习任务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萌芽阶段教师活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材料 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厂……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摘编自李时岳《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学生活动: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受洋务运动的刺激。教师活动: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发展。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得以发展的原因。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以后,张謇对清政府允许日本在中国内地设厂深为忧虑,认为“一旦尽撤藩篱,喧宾夺主;西洋各国,援例尽沾”,其后患必然是“以我剥肤之痛,益彼富强之资;逐渐吞噬,计日可待”。因此他主张广开学堂,讲求人才,劝工惠商,振兴实业,如此则“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摘编自汪圣云《张謇与大生纱厂的兴衰》材料二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9月7日,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奖励华商公司章程》《公司注册章程》等。这些章程规定,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学生活动: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的刺激;“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二)初步发展教师活动:辛亥革命后,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的原因。材料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陆续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法令。经济方面,宣布实行振兴实业的方针,颁布保护工商业、鼓励发展民族工业的章程制度和措施。学生活动:分析材料,回答问题。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三)“短暂的春天”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3页相关内容,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呈现出怎样的发展状况,以及呈现这一发展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1)发展状况: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2)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四)再度受挫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再度受挫的原因。材料一 荣氏兄弟因创办福新面粉、申新纺织企业等集团而著称于世,人称“面粉大王”及“纺织大王”。1922年,西方列强卷土重来。申新各厂两年中就亏损百余万元,福新厂也从盈余转为亏损。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商加大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外资实力雄厚,技术先进,民族企业明显处于劣势。学生活动:分析材料,回答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五)在夹缝中生存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3页相关内容,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因素。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六)特点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3页相关内容,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材料和阅读教材,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过程,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探究能力。四、学习任务二 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师活动: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近代中国交通方面发生的变化。民国时期的上海街景学生活动:通过识读图片,感受近代中国交通方面发生的变化。教师活动:伴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4页相关内容,概括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哪些革除社会陃俗的法令。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教师活动: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近代中国服饰方面发生的变化。上海南京路上的行人学生活动:通过识读图片,感受近代中国服饰方面发生的变化。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5页相关内容,思考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变化的表现。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文明结婚、集体婚礼、公葬、追悼会等新式婚丧礼节纷纷出现,公园、咖啡馆也在大都市风行一时。在时装、烫发流行之际,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5页相关内容,概括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特点。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识读图片,感受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五、过程性评价相关练习六、课堂小结近代以来,外商在华投资建厂,吸引了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近代工业。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开明官员开展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也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在外有帝国主义侵略,内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排挤、打压的情况下,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发展水平落后且分布不均衡,带有深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工业文明还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变化。首先是交通通信工具的革新。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应用,使人们出行速度加快,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电报、电话的传入,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信息的传递。这些改变也使人们的生活观念和风俗习惯发生着变化,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社会生活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点。七、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完成课后活动题,并标明所考查的知识点。2.发展型作业:完成相关练习练习。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资源
示范课
由于学科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 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学科网,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