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云顶国际集团

标签:
精品解析文字版答案
切换试卷
2024-06-16
| 2份
| 28页
| 7人阅读
| 4人下载
泸州市二○二四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ⅰ至6页,第ⅱ卷7至8页。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余各题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阅读题,共63分)一、现代文阅读。(25分)(一)(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①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1号工位,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六号飞行全过程约53天,由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着陆下降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段、环月等待段、月地转移段和再入回收段11个飞行阶段组成。②此次嫦娥六号探测器的着陆和采样地点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阿波罗盆地。南极—艾特肯盆地是整个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大撞击坑之一,被公认为月球上最大、最古老和最深的盆地,是月壳演化三个独立的地体之一,可能保存了月球上古老的岩石。而阿波罗盆地是南极—艾特肯盆地中最大的艾肯纪峰环盆地,其挖掘深度最深,整体的月壳厚度很薄,可能挖掘到月壳甚至月慢的深部物质。在这里采集样品并进行分析研究,将填补人类获取月球背面样本的空白,开启月球正面与背面的演化差异、电磁场演化和地球大气演化等重要科学研究的全新视角,对月球科学新突破具有独特的价值。③月背采样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突破许多技术难点。研制人员为嫦娥六号采样封装分系统进行了多项升级,针对月壤特性设计了适应月球背面采样的控制算法和采样策略,进一步提高了采样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同时,还为着陆上升组合体量身设计了自主月面工作状态设置、自主定位、应急自主采样和自主起飞等功能,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此外,因为潮汐锁定,月球只有一面对着地球,嫦娥六号要到月球背面工作,必须建立相应的数据中继通信链路,才能实现与地面的正常通信。今年3月20日,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搭建起地月之间“通信桥梁”。④嫦娥六号任务还开展了务实的国际合作。探索浩瀚宇宙是人来的共同梦想,发展航天技术是人类的共同事业。本次嫦娥六号任务还搭载了欧空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的国际载荷,同步开展月球研究,推动航天事业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选自《科技日报》2024年5月4日,有删改)材料二①继2020年11月24日护送嫦娥五号探测器奔月后,本次长五火箭再次执行深空探测任务,准确将嫦娥六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这也是长征系列火箭第9次执行探月工程发射任务,成功率达100%。②地月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为了让嫦娥六号在奔月路上少用点“力气”,减少它用于修正轨道的推进剂消耗,这就需要火箭入轨的窗口窄、精度高。为了确保火箭准时发射,型号团队应用“窄窗口多轨道”发射技术,为火箭在连续两天、每天50分钟的窗口内,设计了10条奔月轨道,提高发射概率和可靠性。③嫦娥六号探测器需要进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这对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嫦娥六号探测器比嫦娥五号重了约100公斤,为了满足“乘客”的要求,设计人员对箭上产品进行了多项优化设计和工艺改进,成功帮助火箭“瘦身”,将长五火箭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升了100公斤。④海南文昌的夏季潮湿闷热,房间里的除湿机工作一天就能积上一大盒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研究人员在发射场坚守了半年多,成功将长五遥六、遥七、遥八火箭“三兄弟”先后送入太空。“2023年10月15日出发时,我们的任务就是‘三连发’,绝不能掉链子,我们也正好借这个机会,把长五火箭的总装工作再次改进提高。”研究人员语气坚定地说。⑤此外,型号团队还显著提升了火箭的可靠性。发射场流程也持续优化,由发射嫦娥五号时的近60天缩减到43天。研究人员表示,长五遥八火箭与遥五火箭相比,开展了近160项技术改进,并将力争在未来的发射中,进一步压缩发射场的工作时长。(选自《北京日报》2024年5月4日,有删改)1. 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主要介绍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 材料二第①自然段中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 探究两则材料中科技工作者表现出的精神品质,并联系实际谈谈对你有何启示。(二)(15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姥爷的小人书①姥爷年过古稀,平生有个习惯就是收集用过的“破烂儿”,比如坏了的台灯、不会走的钟表、缺了腿的唐三彩、泛黄的稿纸、作废的粮票,还有现如今少有人看的小人书。这些奇怪的东西堆满了地下室,堆满了书房,堆满了姥爷家的每一个角落。②“破烂儿”是姥姥对这些旧物的称呼,历经岁月的它们大多早已毫无用处,姥爷却总是一丝不苟地收拾起来。每当姥姥埋怨姥爷还留着这些东西时,姥爷总会笑笑,也不反驳,只是默默地把它们收拾到姥姥看不见的地方去。③小时候有段时间,我和表姐都住在姥爷家里。姥姥常年受失眠之苦,因此每天都要午睡,不许我们打扰。那些安静的午后,藏满了姥爷“破烂儿”的书房就成了我们的乐园。为了安抚我们两个小鬼头,姥爷总会小心翼翼地从书柜里捧出一个小纸箱,那里面是他多年积攒下来的小人书。④纸箱打开,细细的灰尘飞出来,在阳光下旋转起舞,那些泛黄的、卷了页的小人书散发出一股略带霉味的油墨气息,惹得我直想打喷嚏。好动的表姐已不知跑去什么地方玩儿了,只留下我自己坐在床上,把姥爷的珍藏一本一本翻过……⑤这些小人书都是20世纪特有的产物,是我妈和小姨她们小时候看过留下来的,《杨家将》《红岩》《武松打虎》……丰富多彩的世界就凝结在手掌大的书本里。那时的纸张质量不好,上面的图画和文字还有重影,但我仍然乐此不疲。每当这时,姥爷就噙着笑意坐在我身边,看着我读书的样子,并指着每一幅图为还不认字的我讲上面的故事。姥爷特别擅长讲故事,有时一本书要讲一两个小时。我认真专注地听着,一老一小偎在床边,压低了声音轻轻地笑,岁月静好,阳光洒满了我的心房。⑥后来年纪渐长,我离开老家定居北京。学业繁重,我要看的书也无穷无尽,小人书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⑦有一次偶然和妈妈聊起她小时候的事情,妈妈说,她六七岁的时候,最喜欢去街上的书摊租小人书看。市中心的百货商场门口,总有许多小人书摊,厚的两分钱看一本,薄的一分钱看一本。姥姥和姥爷去买东西,妈妈就抱着一只烤红薯坐在摊边,一本一本看过去,消磨一下午的时光。妈妈说:“你姥爷当年的梦想,就是退休后也摆一个小人书摊。可惜等他退休了,这个行业也消失了。”猛然间,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小人书会成为姥爷那些陈年旧物的收藏中最特别的一种。⑧记得上次回老家时,姥姥午休后我走进书房,发现姥爷正独自坐在窗前翻看他珍藏的小人书。被无花果树叶滤得澄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姥爷和他的小人书上。书页翻动间扬起细微的灰尘翩然起舞,一如我童年里的无数个午后。我走过去拿起一本小人书,翻开,久违的油墨气息扑面而来……姥爷微笑着看着我,老花镜后的眼眸饱含我未曾留意过的光芒。在我很小的时候,每每专心翻看着一本本小人书,姥爷也一定用这样温暖、柔和的目光看过我吧?⑨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物都渐行渐远,甚至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比如小人书,比如出租小人书这一行业,以及会在街边看一下午小人书的人们。姥爷爱书,爱小孩子,他喜欢看那些快乐的孩子坐下来安安静静读书的样子。小人书中珍藏着姥爷旧日的回忆和梦想,他望着我的时候,或许也在望着没能陪伴妈妈一起读书的那些午后时光……⑩闭上眼睛,我看到一个晴暖的秋日午后,姥爷带着他多年收集的小人书,坐在一条没有那么多汽车的街边,身边围着一群读着那些小人书的孩子。人群熙攘,却没有人扰动他们安静的世界。那时阳光正好,暖洋洋映在姥爷伛偻的背上。(选自《品读》2024年5月,有删改)4. 姥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5. 请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6. 文中多次写到阳光,请对第⑧段和第⑩段中的划线句子作赏析。7. 本文以《姥爷的小人书》为题有什么作用?二、古诗文阅读。(31分)(一)(17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甲】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岳阳楼记》)【乙】①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②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①,始识公之仲②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③。又十三年,乃克为之。③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节选自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注】①许:地名,指许郡。②仲:排行第二,古时兄弟多以伯、仲、叔、季排行。③叙:即序。作者祖父名序,故苏轼终生讳用“序”字。8. 下列对乙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b. 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c. 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d. 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增其旧制 制:规模b. 春和景明 景:日光c. 先生奇轼言 奇:惊奇d. 以为平生之恨 恨:遗憾10.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开头交代作记缘由,接着写岳阳楼大观及览物心情,之后写洞庭湖的阴晴景象及两种人生境界,最后点明文章主旨。b. 乙文既为作序,又缅怀范仲淹,表达了自己从听到范公大名到写序间四十七年的仰慕之情,但并未对其文集作正面评述。c. 甲文略写楼,详写湖,突出写景,重在抒情言志,扩大了文章的境界,构思巧妙,超越了记写山水楼台文章的一般写法。d. 甲乙两文的语言各有特色,甲文多使用四字句,具有整齐流畅的特点;乙文以朴实的语言主要介绍了范仲淹的生平事迹。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2)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二)(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泸川纪行①杜甫自昔泸川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②生。代有人才探翰墨,我来系缆结诗情。三杯入口心自愧,枯肠③无字谢主人。【注】①杜甫于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从成都乘船东下,路过了泸州,创作《泸川纪行》一诗。泸川即指泸州。②紫色:可解为紫气,即祥瑞之气。③枯肠:一作“枯口”。12. 本诗开篇写泸州久负盛名,请结合全诗概括“盛名”体现在哪些方面。13. 请赏析“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两句诗。(三)古诗文默写。(6分)14. 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补写出相应的句子。(1)______,白露未晞。(《诗经·蒹葭》)(2)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3)人们常常喜欢引用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两句诗来劝慰那些身陷困境的人不要悲观失望。(4)吴均《与朱元思书》,一文中“______,______”两句最能体现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山水的总体印象。三、名著阅读。(7分)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小题【甲】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拿一条儿金箍铁棒,足踏一双麂皮靴;毛脸雷公嘴,朔腮别土星,查耳额颅阔,獠牙向外生。(选自《西游记》)【乙】看那人时,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选自《水浒传》)【丙】我看他年纪还很轻。在一圈浓厚光泽的头发下,他拿一双强有力的眼睛射着我。一个恶作剧的笑容展开在他那红铜色的脸上……他是中等身材,却是十分雄赳赳,所以当他走到我身边,像铁钳一般一把钳住我的肩膀的时候,就吓得我眼睛一眨。(选自《红星照耀中国》)15. 上面材料分别写到了名著中的三个人物,请在横线上填写出人名。甲文段写的是______,乙文段写的是______,丙文段的“他”写的是______。16. 根据以上材料,联系原著,对故事情节、人物特点、语言特点进行探究,并将结果填写在横线上。我根据______(选填甲、乙、丙)文段,结合原著______、______等情节,读出了人物______的特点;通过探究,我还发现,《西游记》《水浒传》等古典文学名著在描写人物外貌时的语言具有______的特点,很值得学习借鉴。第ⅱ卷(积累表达题,共57分)四、积累与运用。(17分)17. 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摇曳(yè) 燥热 星宿(sù) 雕梁画栋b. 应和(hè) 安祥 修葺(qì) 振聋发聩c 挑逗(tiǎo) 桑梓 绰号(chuò) 翻来覆去d. 行辈(háng) 狡辩 题跋(bá) 眼花撩乱18.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四渡赤水”战役家喻户晓,红军四渡赤水太平陈列馆收藏了许多相关珍贵史料,该馆是泸州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b. 春晚舞台上,戏曲表演艺术家技艺精湛,将人物形象表现得入木三分,唱念做打尽显行家功夫,引得观众阵阵喝彩。c. 科技进步把人类的种种梦想变成了现实,古人异想天开的“飞天”“探海”神话,在当代科学家手中一一变为现实。d. 中学生要保持外表的整洁大方,注重内在的品格修养,如果不修边幅,粗鄙无礼,就有损我们青春向上的美好形象。1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项是( )a. 今年5月9日,旨在纪念泸州籍画家蒋兆和诞辰120周年为目的的“为民写真,时代高峰——蒋兆和艺术与传承展”在泸举行。b. 端午节期间,不少地方有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涂雄黄等习俗,有的还会举行赛龙舟活动,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c. 近年来,“课间十分钟”问题引发广泛关注,能否保证课间休息时间,对学生缓解视觉疲劳、放松身心、促进交流都有积极作用。d.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20. 某校九年级一班在“世界读书日”开展“共建书香社会”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在语文老师指导下,根据2021—2023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的数据,绘制了下面两个图,请你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1)请根据图1、图2各得出一条结论,不出现具体数据。(2)结合材料,就纸质图书阅读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究,联系实际,谈谈你在纸质图书阅读方面的两点计划。我认为纸质图书阅读可能会______,我的计划:①______;②______。五、作文。(40分)21.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语文与我们息息相关,课堂上、书本里、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总有一些有关语文的人或事让你快乐,让你难忘,让你成长……对语文,你一定有许多感触,有许多话说,请以“让我______的语文”为题目作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补充的字数不超过5个字;(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3)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第1页/共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泸州市二○二四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ⅰ至6页,第ⅱ卷7至8页。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余各题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阅读题,共63分)一、现代文阅读。(25分)(一)(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①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1号工位,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六号飞行全过程约53天,由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着陆下降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段、环月等待段、月地转移段和再入回收段11个飞行阶段组成。②此次嫦娥六号探测器的着陆和采样地点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阿波罗盆地。南极—艾特肯盆地是整个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大撞击坑之一,被公认为月球上最大、最古老和最深的盆地,是月壳演化三个独立的地体之一,可能保存了月球上古老的岩石。而阿波罗盆地是南极—艾特肯盆地中最大的艾肯纪峰环盆地,其挖掘深度最深,整体的月壳厚度很薄,可能挖掘到月壳甚至月慢的深部物质。在这里采集样品并进行分析研究,将填补人类获取月球背面样本的空白,开启月球正面与背面的演化差异、电磁场演化和地球大气演化等重要科学研究的全新视角,对月球科学新突破具有独特的价值。③月背采样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突破许多技术难点。研制人员为嫦娥六号采样封装分系统进行了多项升级,针对月壤特性设计了适应月球背面采样的控制算法和采样策略,进一步提高了采样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同时,还为着陆上升组合体量身设计了自主月面工作状态设置、自主定位、应急自主采样和自主起飞等功能,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此外,因为潮汐锁定,月球只有一面对着地球,嫦娥六号要到月球背面工作,必须建立相应的数据中继通信链路,才能实现与地面的正常通信。今年3月20日,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搭建起地月之间“通信桥梁”。④嫦娥六号任务还开展了务实的国际合作。探索浩瀚宇宙是人来的共同梦想,发展航天技术是人类的共同事业。本次嫦娥六号任务还搭载了欧空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的国际载荷,同步开展月球研究,推动航天事业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选自《科技日报》2024年5月4日,有删改)材料二①继2020年11月24日护送嫦娥五号探测器奔月后,本次长五火箭再次执行深空探测任务,准确将嫦娥六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这也是长征系列火箭第9次执行探月工程发射任务,成功率达100%。②地月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为了让嫦娥六号在奔月路上少用点“力气”,减少它用于修正轨道的推进剂消耗,这就需要火箭入轨的窗口窄、精度高。为了确保火箭准时发射,型号团队应用“窄窗口多轨道”发射技术,为火箭在连续两天、每天50分钟的窗口内,设计了10条奔月轨道,提高发射概率和可靠性。③嫦娥六号探测器需要进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这对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嫦娥六号探测器比嫦娥五号重了约100公斤,为了满足“乘客”的要求,设计人员对箭上产品进行了多项优化设计和工艺改进,成功帮助火箭“瘦身”,将长五火箭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升了100公斤。④海南文昌的夏季潮湿闷热,房间里的除湿机工作一天就能积上一大盒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研究人员在发射场坚守了半年多,成功将长五遥六、遥七、遥八火箭“三兄弟”先后送入太空。“2023年10月15日出发时,我们的任务就是‘三连发’,绝不能掉链子,我们也正好借这个机会,把长五火箭的总装工作再次改进提高。”研究人员语气坚定地说。⑤此外,型号团队还显著提升了火箭的可靠性。发射场流程也持续优化,由发射嫦娥五号时的近60天缩减到43天。研究人员表示,长五遥八火箭与遥五火箭相比,开展了近160项技术改进,并将力争在未来的发射中,进一步压缩发射场的工作时长。(选自《北京日报》2024年5月4日,有删改)1. 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主要介绍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 材料二第①自然段中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 探究两则材料中科技工作者表现出的精神品质,并联系实际谈谈对你有何启示。【答案】1. 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飞行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嫦娥六号探测器的着陆和采样地点;嫦娥六号在月背采样的技术突破;嫦娥六号开展的国际合作任务。 2. 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任务的成功率之高。 3. 示例:我国航天等方面取得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精神。我要向他们看齐,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怕困难,为将来报效祖国不断奋斗。(能提到“不怕困难、勇敢拼搏、按照计划踏实前行、不断创新、甘于奉献”等即可)【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概括。要求简要概括材料一介绍的内容。材料一是围绕嫦娥六号探测器的任务进行说明的。结合第①段“嫦娥六号飞行全过程约53天,由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着陆下降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段、环月等待段、月地转移段和再入回收段11个飞行阶段组成”可概括为: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飞行全过程的各个阶段;结合第②段“此次嫦娥六号探测器的着陆和采样地点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阿波罗盆地”,可概括为:嫦娥六号探测器的着陆和采样地点;结合第③段“月背采样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突破许多技术难点。研制人员为嫦娥六号采样封装分系统进行了多项升级,针对月壤特性设计了适应月球背面采样的控制算法和采样策略,进一步提高了采样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可概括为:嫦娥六号在月背采样的技术突破;结合第④段“嫦娥六号任务还开展了务实国际合作”“本次嫦娥六号任务还搭载了欧空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的国际载荷,同步开展月球研究,推动航天事业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可概括为:嫦娥六号开展的国际合作任务。【2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材料二第①自然段中“这也是长征系列火箭第9次执行探月工程发射任务,成功率达100%”,句中的“第9次”“100%”是具体的数字,长征系列火箭执行探月工程发射任务不仅次数多,而且每一次都完全成功。这个句子真实、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长征系列火箭执行探月工程发射任务的成功率之高。【3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启示。结合两则材料,概括科技工作的精神来谈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材料一第③段“月背采样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突破许多技术难点。研制人员为嫦娥六号采样封装分系统进行了多项升级,针对月壤特性设计了适应月球背面采样的控制算法和采样策略,进一步提高了采样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材料二第③段“设计人员对箭上产品进行了多项优化设计和工艺改进,成功帮助火箭‘瘦身’,将长五火箭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升了100公斤”,可知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要突破很多新的技术难点,科技工作者不怕困难,攻克了很多难关;结合材料二第②段“为了确保火箭准时发射,型号团队应用‘窄窗口多轨道’发射技术,为火箭在连续两天、每天50分钟的窗口内,设计了10条奔月轨道,提高发射概率和可靠性”、材料二第⑤段“型号团队还显著提升了火箭的可靠性。发射场流程也持续优化,由发射嫦娥五号时的近60天缩减到43天。研究人员表示,长五遥八火箭与遥五火箭相比,开展了近160项技术改进,并将力争在未来的发射中,进一步压缩发射场的工作时长”,体现了科技工作者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结合材料二第④段“海南文昌的夏季潮湿闷热,房间里的除湿机工作一天就能积上一大盒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研究人员在发射场坚守了半年多,成功将长五遥六、遥七、遥八火箭‘三兄弟’先后送入太空”,可知科技工作不怕苦累,甘于奉献的精神。我们要学习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不断创新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探索、不怕苦累,掌握文化知识,为报效祖国打下基础。(二)(15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姥爷的小人书①姥爷年过古稀,平生有个习惯就是收集用过的“破烂儿”,比如坏了的台灯、不会走的钟表、缺了腿的唐三彩、泛黄的稿纸、作废的粮票,还有现如今少有人看的小人书。这些奇怪的东西堆满了地下室,堆满了书房,堆满了姥爷家的每一个角落。②“破烂儿”是姥姥对这些旧物的称呼,历经岁月的它们大多早已毫无用处,姥爷却总是一丝不苟地收拾起来。每当姥姥埋怨姥爷还留着这些东西时,姥爷总会笑笑,也不反驳,只是默默地把它们收拾到姥姥看不见的地方去。③小时候有段时间,我和表姐都住在姥爷家里。姥姥常年受失眠之苦,因此每天都要午睡,不许我们打扰。那些安静的午后,藏满了姥爷“破烂儿”的书房就成了我们的乐园。为了安抚我们两个小鬼头,姥爷总会小心翼翼地从书柜里捧出一个小纸箱,那里面是他多年积攒下来的小人书。④纸箱打开,细细的灰尘飞出来,在阳光下旋转起舞,那些泛黄的、卷了页的小人书散发出一股略带霉味的油墨气息,惹得我直想打喷嚏。好动的表姐已不知跑去什么地方玩儿了,只留下我自己坐在床上,把姥爷的珍藏一本一本翻过……⑤这些小人书都是20世纪特有的产物,是我妈和小姨她们小时候看过留下来的,《杨家将》《红岩》《武松打虎》……丰富多彩的世界就凝结在手掌大的书本里。那时的纸张质量不好,上面的图画和文字还有重影,但我仍然乐此不疲。每当这时,姥爷就噙着笑意坐在我身边,看着我读书的样子,并指着每一幅图为还不认字的我讲上面的故事。姥爷特别擅长讲故事,有时一本书要讲一两个小时。我认真专注地听着,一老一小偎在床边,压低了声音轻轻地笑,岁月静好,阳光洒满了我的心房。⑥后来年纪渐长,我离开老家定居北京。学业繁重,我要看的书也无穷无尽,小人书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⑦有一次偶然和妈妈聊起她小时候的事情,妈妈说,她六七岁的时候,最喜欢去街上的书摊租小人书看。市中心的百货商场门口,总有许多小人书摊,厚的两分钱看一本,薄的一分钱看一本。姥姥和姥爷去买东西,妈妈就抱着一只烤红薯坐在摊边,一本一本看过去,消磨一下午的时光。妈妈说:“你姥爷当年的梦想,就是退休后也摆一个小人书摊。可惜等他退休了,这个行业也消失了。”猛然间,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小人书会成为姥爷那些陈年旧物的收藏中最特别的一种。⑧记得上次回老家时,姥姥午休后我走进书房,发现姥爷正独自坐在窗前翻看他珍藏的小人书。被无花果树叶滤得澄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姥爷和他的小人书上。书页翻动间扬起细微的灰尘翩然起舞,一如我童年里的无数个午后。我走过去拿起一本小人书,翻开,久违的油墨气息扑面而来……姥爷微笑着看着我,老花镜后的眼眸饱含我未曾留意过的光芒。在我很小的时候,每每专心翻看着一本本小人书,姥爷也一定用这样温暖、柔和的目光看过我吧?⑨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物都渐行渐远,甚至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比如小人书,比如出租小人书这一行业,以及会在街边看一下午小人书的人们。姥爷爱书,爱小孩子,他喜欢看那些快乐的孩子坐下来安安静静读书的样子。小人书中珍藏着姥爷旧日的回忆和梦想,他望着我的时候,或许也在望着没能陪伴妈妈一起读书的那些午后时光……⑩闭上眼睛,我看到一个晴暖的秋日午后,姥爷带着他多年收集的小人书,坐在一条没有那么多汽车的街边,身边围着一群读着那些小人书的孩子。人群熙攘,却没有人扰动他们安静的世界。那时阳光正好,暖洋洋映在姥爷伛偻的背上。(选自《品读》2024年5月,有删改)4. 姥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5. 请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6. 文中多次写到阳光,请对第⑧段和第⑩段中的划线句子作赏析。7. 本文以《姥爷的小人书》为题有什么作用?【答案】4. (1)姥爷是一个喜欢收集用过的“破烂儿”的人;(2)姥爷是一个热爱读书、充满回忆与梦想的人。(3)姥爷是一个慈祥、温暖、擅长讲故事的人。 5. 第⑦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作者离开老家定居北京后学业繁重、无暇看小人书的情节,同时引出下文对姥爷珍藏小人书、喜欢孩子们安静读书的回忆。这一段不仅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即姥爷对小人书的深厚情感和对过去的怀念。 6. 阳光在这两段中都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温暖和希望。第⑧段中阳光透过无花果树叶洒在姥爷和小人书上,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而第⑩段中的阳光正好,洋洋洒洒地映在姥爷伛偻的背上,则象征着姥爷的慈爱和善良如同阳光一般温暖人心,更显得姥爷的形象温暖而亲切。 7. 作用:(1)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围绕姥爷珍藏的小人书展开的故事(2)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好奇姥爷与小人书之间有什么故事;(3)体现文章的主题,即通过对姥爷和小人书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知识的热爱。【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根据第①段“姥爷年过古稀,平生有个习惯就是收集用过的‘破烂二’,比如……堆满了姥爷家的每一个角落。”内容可以概括为:姥爷是一个喜欢收集用过的“破烂儿”的人;根据⑤段“看着我读书的样子,并指着每一幅图为还不认字的我讲上面的故事。姥爷特别擅长讲故事,有时一本书要讲一两个小时”和第⑧段“姥爷微笑着看着我,老花镜后的眼眸饱含我未曾留意过的光芒。在我很小的时候,每每专心翻看着一本本小人书,姥爷也一定用这样温暖、柔和的目光看过我吧?”可以概括为:姥爷是一个慈祥、温暖、擅长讲故事的人。根据第⑨段“姥爷爱书,爱小孩子,他喜欢看那些快乐的孩子坐下来安安静静读书的样子。小人书中珍藏着姥爷旧日的回忆和梦想,他望着我的时候,或许也在望着没能陪伴妈妈一起读书的那些午后时光……”可以概括为:姥爷是一个热爱读书、充满回忆与梦想的人。【5题详解】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 第⑦段主要写“我”和妈妈的挑剔,妈妈回忆了六七岁时候和姥爷去街上看小人书的情景,勾起了“我”对小人书的回忆。承接第⑥段“后来年纪渐长,我离开老家定居北京。学业繁重,我要看的书也无穷无尽,小人书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的内容,同时第⑧段“发现姥爷正独自坐在窗前翻看他珍藏的小人书。被无花果树叶滤得澄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姥爷和他的小人书上。书页翻动间扬起细微的灰尘翩然起舞,一如我童年里的无数个午后”和第⑩段“闭上眼睛,我看到一个晴暖的秋日午后,姥爷带着他多年收集的小人书,坐在一条没有那么多汽车的街边,身边围着一群读着那些小人书的孩子”又引出姥爷珍藏小人书、喜欢孩子们安静读书的回忆。故第⑦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6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描写。第⑧段和第⑩段中划线句子,我们可以从阳光这个意象入手。阳光在这两段中都有象征意义,它代表着温暖和希望。第⑧段“发现姥爷正独自坐在窗前翻看他珍藏的小人书。被无花果树叶滤得澄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姥爷和他的小人书上。书页翻动间扬起细微的灰尘翩然起舞,一如我童年里的无数个午后。我走过去拿起一本小人书,翻开,久违的油墨气息扑面而来……”澄澈的阳光洒在姥爷和他的小人书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而第⑩段“人群熙攘,却没有人扰动他们安静的世界。那时阳光正好,暖洋洋映在姥爷伛偻的背上”,则通过描绘阳光洒在姥爷背上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安详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姥爷的形象。【7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分析。把握标题的含义,从文章内容、主题、人物形象、作者的情感方面进行思考。首先,文中第①段“姥爷年过古稀,平生有个习惯就是收集用过的‘破烂儿’,比如坏了的台灯、不会走的钟表、缺了腿的唐三彩、泛黄的稿纸、作废的粮票,还有现如今少有人看的小人书”直接引出文章的题目——姥爷的小人书,照应题目,体现了文章的主题。 其次,第③段写我和表姐都住在姥爷家里。姥爷总会小心翼翼地从书柜里捧出一个小纸箱,那里面是他多年积攒下来的小人书;第⑤段“我”认真的听姥爷给我读小人书里的故事;第⑦段妈妈回忆小时候和姥爷去街上读小人书的情景;第⑧⑩段回忆姥爷在窗前读小人书的情景。可以看出小人书作为线索,贯穿全文,题目揭示了文章的核心内容。 最后,题目中的“小人书”和“姥爷”之间似乎存在某种关联或故事,这种关联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二、古诗文阅读。(31分)(一)(17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甲】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岳阳楼记》)【乙】①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②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①,始识公之仲②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③。又十三年,乃克为之。③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节选自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注】①许:地名,指许郡。②仲:排行第二,古时兄弟多以伯、仲、叔、季排行。③叙:即序。作者祖父名序,故苏轼终生讳用“序”字。8. 下列对乙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b. 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c. 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d. 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增其旧制 制:规模b. 春和景明 景:日光c. 先生奇轼言 奇:惊奇d. 以为平生之恨 恨:遗憾10.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开头交代作记缘由,接着写岳阳楼大观及览物心情,之后写洞庭湖的阴晴景象及两种人生境界,最后点明文章主旨。b. 乙文既为作序,又缅怀范仲淹,表达了自己从听到范公大名到写序间四十七年的仰慕之情,但并未对其文集作正面评述。c. 甲文略写楼,详写湖,突出写景,重在抒情言志,扩大了文章的境界,构思巧妙,超越了记写山水楼台文章的一般写法。d. 甲乙两文的语言各有特色,甲文多使用四字句,具有整齐流畅的特点;乙文以朴实的语言主要介绍了范仲淹的生平事迹。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2)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答案】8. a 9. c 10. d 11. (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2)与他们初次相见就如同旧相识,而且他们把范公遗留的手稿交给我,叮嘱我能为这些手稿写序。【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 句意:苏轼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可知,“轼曰”的交代说话对象,“此天人也耶”和“若亦人耳”是表示假设句,“则不敢知”这个是一个完成的主谓句,“何为其不可”这是反问句。故断为: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故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c.句意:先生认为苏轼说的话奇特。奇:形容词活用为意动用法。认为……奇特。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d.结合乙文第①段“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第②段“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第③段“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可知:文章主要记叙苏轼对范仲淹的敬仰之情,他考中进士了,范公已去世了,后来他和范公的后人交往,感觉一见如故,范公的后人请苏轼为范公的文集题序。在苏轼看来,范公的品德和功业,原本不需要通过文章来彰显;范公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言来流传。然而他(苏轼) 一生的遗憾是,从未有和范公交往过。文章并不是“主要介绍了范仲淹的生平事迹”,本项分析不当;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则:表示判断,就;大观:壮丽景象;备:详尽。(2)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旧相识;属:同“嘱”,嘱托。【点睛】参考译文:甲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并且在上面刻上唐代贤人和当代人的诗赋,请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向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的心情,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起来了啊。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在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的时候,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则有心胸开阔、心情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呀,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啊!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吧?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君主担忧。这样看来,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呀 ,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乙文:庆历三年,我(苏轼)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苏轼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苏轼问先生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苏轼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苏轼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他,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苏轼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苏轼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他的为人。”大概有十五年,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这一年(苏轼)考中进士,才被欧阳公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苏轼,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过了三年,苏轼经过许郡,我才得以结识范公的二儿子,当今的丞相范尧夫。又过了六年,我才有机会在京师见到范公的三儿子范彝叟。又过了十一年,我终于与范公的小儿子范德孺在徐州成为同事。与他们初次相见就如同旧相识,而且他们把范公遗留的手稿交给我,叮嘱我能为这些手稿写序。又过了十三年,我才终于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唉!范公的品德和功业,原本不需要通过文章来彰显;范公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言来流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八岁时就知道敬爱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杰出的人物,我都得以与他们交往;而唯独没有见过范公,这成了我(苏轼) 一生的遗憾。如果能够把自己的名字附在范公的文章后面,从而自托于范公门下的弟子之一,难道不是我昔日的愿望吗?(二)(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泸川纪行①杜甫自昔泸川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②生。代有人才探翰墨,我来系缆结诗情。三杯入口心自愧,枯肠③无字谢主人。【注】①杜甫于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从成都乘船东下,路过了泸州,创作《泸川纪行》一诗。泸川即指泸州。②紫色:可解为紫气,即祥瑞之气。③枯肠:一作“枯口”。12. 本诗开篇写泸州久负盛名,请结合全诗概括“盛名”体现在哪些方面。13. 请赏析“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两句诗。【答案】 ①. 山河灵秀、位置险要、人才辈出和酒好。 ②. 本句采用对偶的手法,“江山照眼”和“古塞城高”相对,“灵气出”与“紫色生”相对,对仗工整,描绘出了泸州山河灵秀,城池高峻,地理位置重要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泸州的赞美之情,呼应首句的“盛名”。【解析】【分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江山照眼灵气出”的意思是:江河山岳光亮耀眼生出仙灵之气,可知泸川地区山河灵秀,富有盛名;“古塞城高紫色生”的意思是:地处古时边界要塞,城池高峻,祥瑞之气笼罩,可知泸川地势高险,是关塞要道;“代有人才探翰墨”的意思是:代代人才辈出,于文章书画方面崭露才华,可知泸川地区人才济济;“三杯入口心自愧,枯肠无字谢主人”的意思是:三杯酒入口内心感到羞愧,因为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好的词句说出酒的好,表达对主人的感谢,可见泸川地区酒好醇香。综上所述,“盛名”体现在山河灵秀、位置险要、人才辈出和酒好。13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江山”和“古塞”一指河山,一指位置,意思相关,“照眼”意思为:耀眼,与“城高”相对,“灵气”与“紫色”同为名词,“出”和“生”同为动词,因此上下为对偶句,对仗工整,上联从江河山岳光亮耀眼生出仙灵之气来展现出泸州山河灵秀,下联从泸州地处古时边界要塞,城池高峻,笼罩祥瑞之气来展现泸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流露出作者对泸州的赞美之情,呼应首句的“盛名”。(三)古诗文默写。(6分)14. 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补写出相应的句子。(1)______,白露未晞。(《诗经·蒹葭》)(2)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3)人们常常喜欢引用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两句诗来劝慰那些身陷困境的人不要悲观失望。(4)吴均《与朱元思书》,一文中“______,______”两句最能体现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山水的总体印象。【答案】 ①. 蒹葭萋萋 ②. 英雄末路当磨折 ③.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④.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⑤. 奇山异水 ⑥. 天下独绝【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萋、折、疑、暗、绝”等字词容易写错。三、名著阅读。(7分)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小题。【甲】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拿一条儿金箍铁棒,足踏一双麂皮靴;毛脸雷公嘴,朔腮别土星,查耳额颅阔,獠牙向外生。(选自《西游记》)【乙】看那人时,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选自《水浒传》)【丙】我看他年纪还很轻。在一圈浓厚光泽的头发下,他拿一双强有力的眼睛射着我。一个恶作剧的笑容展开在他那红铜色的脸上……他是中等身材,却是十分雄赳赳,所以当他走到我身边,像铁钳一般一把钳住我的肩膀的时候,就吓得我眼睛一眨。(选自《红星照耀中国》)15. 上面材料分别写到了名著中的三个人物,请在横线上填写出人名。甲文段写的是______,乙文段写的是______,丙文段的“他”写的是______。16. 根据以上材料,联系原著,对故事情节、人物特点、语言特点进行探究,并将结果填写在横线上。我根据______(选填甲、乙、丙)文段,结合原著______、______等情节,读出了人物______的特点;通过探究,我还发现,《西游记》《水浒传》等古典文学名著在描写人物外貌时的语言具有______的特点,很值得学习借鉴。【答案】15. ①. 孙悟空 ②. 吴用 ③. 邓发 16. ①. 示例:甲 ②. 大闹天宫 ③. 三打白骨精 ④. 武艺高强、敢于反抗压迫 ⑤. 生动传神、惟妙惟肖【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人物积累。第一空:由文中“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拿一条儿金箍铁棒”这一描述,我们可以明确这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经典形象。在《西游记》原文中,孙悟空的金箍棒和火眼金睛是他的标志性特征,他的智慧和勇气也是全书的重要主题。因此,此空应填“孙悟空”。第二空:由文中“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的描述,我们可以联想到《水浒传》中的智多星吴用。在《水浒传》原文中,吴用常常以秀才的打扮出现,他的聪明才智和谋略在梁山好汉中无人能及。因此,此空应填“吴用”。第三空:由文中“一双强有力的眼睛射着我”和“红铜色的脸”的描述,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描述的邓发的形象。邓发是红军的一位重要领导人,他以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组织能力在红军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他的坚韧和果断也体现在他与其他人物的交往中,如书中描述的与叙述者的会面。因此,此空应填“邓发”。【16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探究。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本题主要是结合材料和名著对名著人物形象和语言风格进行探究和分析。(1)结合名著原文和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甲】孙悟空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角色。正如原著中描述的那样,“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他的外貌特征展现了他的非凡与英勇。而在情节上,“大闹天宫”展现了他桀骜不驯、敢于反抗权威的性格;“三打白骨精”则体现了他爱憎分明、武艺高强的特点。他敢于挑战天规,不畏强权,同时也有着深厚的师徒情谊和正义感。正如原著中所说:“俺老孙去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无畏无惧、勇往直前的精神。【乙】吴用是一个外表文弱但内心充满智慧的角色。他的打扮似秀才,外貌“眉清目秀,面白须长”,给人一种文雅之感。而在原著中,“智取生辰纲”和“智赚玉麒麟”等情节,充分展示了他的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他善于运用智谋,帮助梁山好汉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正如原著中吴用所说:“兵法之道,诡道也。”这句话体现了他在战争中运用智谋的巧妙和独特。【丙】邓发是一个年轻有为、充满力量和活力的角色。他的外貌特征如“红铜色的脸”和“雄赳赳”的身材,展现了他的坚毅和力量。同时,他“像铁钳一般一把钳住我的肩膀”的动作,更是凸显了他的勇敢和果断。在原著中,邓发参与红军征战,展现了他的勇敢无畏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他担任党的领导岗位,体现了他的领导能力和政治智慧。同时,他与斯诺的交往则展示了他的幽默风趣和善于交际的一面。这些情节共同构成了邓发这个人物的形象,使我们能够读出他勇敢无畏、果决自信、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特点。(2)比较三则材料的语言,我们可以发现:由材料【甲】中“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可知,作者通过具体生动的描绘,将孙悟空的外貌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的形象。因此,文章的语言具有生动传神的特点。由材料【乙】中“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可知,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对吴用的外貌进行了详细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文雅气质。同时,原文中对吴用智谋的描写也体现了语言的细腻入微,如“智取生辰纲”的谋划过程。因此,文章的语言具有细腻入微的特点。由此可知,在描写人物外貌时的语言具有生动传神、细腻入微的特点,很值得学习借鉴。第ⅱ卷(积累表达题,共57分)四、积累与运用。(17分)17. 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摇曳(yè) 燥热 星宿(sù) 雕梁画栋b. 应和(hè) 安祥 修葺(qì) 振聋发聩c. 挑逗(tiǎo) 桑梓 绰号(chuò) 翻来覆去d. 行辈(háng) 狡辩 题跋(bá) 眼花撩乱【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a.星宿(sù)——xiù;b.安祥——安详;d.眼花撩乱——眼花缭乱;故选c。18.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四渡赤水”战役家喻户晓,红军四渡赤水太平陈列馆收藏了许多相关珍贵史料,该馆是泸州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b. 春晚舞台上,戏曲表演艺术家技艺精湛,将人物形象表现得入木三分,唱念做打尽显行家功夫,引得观众阵阵喝彩。c. 科技进步把人类的种种梦想变成了现实,古人异想天开的“飞天”“探海”神话,在当代科学家手中一一变为现实。d. 中学生要保持外表的整洁大方,注重内在的品格修养,如果不修边幅,粗鄙无礼,就有损我们青春向上的美好形象。【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此处形容“四渡赤水”的战役家家户户都知道,符合语境;b.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现比喻见解、议论、分析、刻画很深刻。此处形容戏曲艺术家和表演,对象用错;c.异想天开:比喻想法离奇,实现不了。此处形容古人“飞天”“探海”的想法离奇,符合语境;d.不修边幅:形容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此处形容中学生不应该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符合语境;故选b。1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今年5月9日,旨在纪念泸州籍画家蒋兆和诞辰120周年为目的的“为民写真,时代高峰——蒋兆和艺术与传承展”在泸举行。b. 端午节期间,不少地方有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涂雄黄等习俗,有的还会举行赛龙舟活动,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c. 近年来,“课间十分钟”问题引发广泛关注,能否保证课间休息时间,对学生缓解视觉疲劳、放松身心、促进交流都有积极作用。d.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句式杂糅,“旨在……”和“以……为目的”表意重复,可删去其一;c.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d.成分残缺,“随着”和“让”同时使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随着”或“让”;故选b。20. 某校九年级一班在“世界读书日”开展“共建书香社会”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在语文老师指导下,根据2021—2023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的数据,绘制了下面两个图,请你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1)请根据图1、图2各得出一条结论,不出现具体数据。(2)结合材料,就纸质图书阅读发展趋势进行探究,联系实际,谈谈你在纸质图书阅读方面的两点计划。我认为纸质图书阅读可能会______,我的计划:①______;②______。【答案】(1)数字化阅读的阅读率较高,其次为图书,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较低,从2021年到2023年,期刊和报纸的阅读率呈现下降趋势,图书基本不变,数字化阅读呈现上升趋势;从2021年到2023年人均纸质书的阅读量有所减少。 (2) ①. 有所减少 ②. 示例:可以征订一些期刊和杂质,丰富纸质图书的阅读类型 ③. 示例:以纸质书代替电子书的阅读【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结合图1的柱状图,从国民各种媒介的阅读率来看,从2021年到2023年,三年期间,期刊基本在17.7%左右,报纸基本在23.5%左右,图书基本在59%左右,数字化阅读基本在80.1%左右,由此看来,数字化阅读的阅读率较高,其次为图书,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较低;结合2021年到2023年的变化来看,期刊从18.4%到17.7%到17.5%呈现下降趋势,报纸从24.6%到23.5%到23.1%呈现下降趋势,图书从59.7%到59.8%到59.8%,整体变化不大,数字化阅读从79.6%到80.1%到80.3呈现上升趋势,由此看来,国民各种媒介的阅读率中期刊和报纸呈现下降趋势,图书基本不变,数字化阅读呈现上升趋势。结合图2的柱状图,从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看,2021年人均阅读4.76本,2022年人均阅读4.78本,2023年人均阅读4.75本,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可见,从2021年到2023年人均纸质书的阅读量有所减少。【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意见建议。结合以上材料可以看出纸质书的阅读率相较于数字化阅读较低,且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减少,因此①处可填写:有所减少;阅读纸质图书的建议可以从:增加纸质书阅读的时长,增加纸质阅读的类型,减少数字化阅读的时长等角度提出计划。示例:①减少 ②周末多去图书馆进行纸质书的阅读;严格控制数字化阅读时长,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五、作文。(40分)21.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语文与我们息息相关,课堂上、书本里、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总有一些有关语文的人或事让你快乐,让你难忘,让你成长……对语文,你一定有许多感触,有许多话说,请以“让我______的语文”为题目作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补充的字数不超过5个字;(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3)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答案】例文:让我快乐的语文打小时候起,我就是个爱阅读的孩子。记得那时候,我满脑子充满着蓝天、白云与碧海。因为,我喜欢在绿草坪中打滚,喜欢在小河中与鱼儿们嬉戏,喜欢在花丛中扑捕蝴蝶。然而,我最喜欢的,却是呆在家中看书。在语文学习中,我感受到了语文带给我的快乐。有一次语文课,老师笑着对我们说:这节课我们来玩个小游戏。老师的话音刚落,大家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起来。伴随着老师的一令下:开始!比赛便拉开了序幕,大家都在拼命地吹气球,人人脸上涨得通红。我们组的同学把气球放在了大力王的臀部,只听“啪的一声,那气球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转眼间,地上到处都是气球碎片,宛如一张彩色的毛毯扑在教室的地上,真是惨不忍睹啊!我也参加了玩游戏的行列,和同学们一起引爆气球!终于,经过我组不解的努力,我们赢了!大家笑得是那样的开心,甜蜜。游戏结束了,活跃的气氛还是没有停息,老师对我们说:玩过了游戏,我们来写一篇作文!平常语文及作文不太好的同学也都纷纷奋笔疾书起来。果真,这次的作文效果很好,大部分同学都得了满分。以往写作文对于我来说简直是比登天还难,但这一次不一样了,我亲身体验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此赛,在玩中观察、学习,写出了一篇好作文。记忆中,我最最喜欢的是童话故事书。常常,我总是不知不觉地深陷在童话的王国里:爱撒谎的比诺曹,楚楚动人的美人鱼,虚伪的国王,都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我觉得,书本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妙。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本本语文读本成为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朋友。骆驼祥子从一个勤劳、朴实的拉车夫,变成一个吃喝嫖赌的废人,我知道了旧时代吃人社会的黑暗,也知道了老舍那渴望幸福的无限追求;阅读《童年》,我了解了阿廖沙悲惨的童年生活:父亲的去世,外祖父的吝啬、贪婪、专横与残暴,但我也了解了高尔基对冷酷无情命运的抗争;阅读《昆虫记》,我领略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也领略了大自然的奥秘……上了初中,我更爱阅读了。因为,我在阅读中发现了语文的美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学习说明文,我欣赏到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卢沟桥的曲线美;学习散文,我品味到了朱自清的爱父之情,鲁迅的爱国之情;学习唐诗宋词,我发现美是陶渊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诗意与恬静,美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和抱负,美是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忧愁和伤感。总之,学习语文,仿佛置身于一幅巨大的画卷中,我满怀欣喜地领略到了各种各样的美。我坚信,语文学习过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美。语文带给我的快乐,未完待续……【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第一,审题立意。要求以“让我______的语文”为题写一篇文章。结合材料“语文与我们息息相关,课堂上、书本里、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可知,语文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告诉了我们语文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特点,同时生活中处处是学习语文的资源。“语文”的内涵不仅是语文课堂或语文课本,而是可以延伸到生活等各个方面。结合“总有一些有关语文的人或事让你快乐,让你难忘,让你成长……”可知,题目可补写“快乐”“难忘”“成长”等词语。当然,也可以补充其他词语,需注意的是。补充的字数不超过5个字。立意方面,可将自己对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作为写作立意点,阐述“语文让我快乐/难忘/成长”等的观点,号召我们仔细观察生活,留心生活,学会积累文学素材,做一个善思乐学的中学生等等。第二,选材构思。文体应写成记叙文,通过回自己的日常生活,抒发自己对学习语文的真切感受。比如,让我快乐的语文。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思索:学习语文你有哪些不一样的经历?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和体验?你获得了哪些成长?我们可以讲述自己在语文课堂上有趣的学习经历,课外阅读的快乐与烦恼,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经历与感悟等。这一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不会没有材料可写。但要注意的是选材要小,要有典型性。比如某一节语文课上,老师幽默的讲解与学生活跃的思维碰撞出知识的火车,这是有趣的;自己通过课外阅读,开拓了眼界,增长了学识,这是快乐的。然而家长总认为自己不务正业,阻止自己课外阅读,这又是烦恼的。老师发动同学们去大街上找广告牌匾上的错别字,既让我们掌握了字音字形,又维护了汉字的纯洁等。第1页/共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所属专辑
相关资源
示范课
由于学科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 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学科网,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