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课内文言文14篇考点整理-云顶国际集团
2024-06-16
|
19页
|
7人阅读
|
5人下载
普通
中考文言文考点1.《曹刿论战》《曹刿论战》是部编版教材九下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中国传统历史叙事讲求“实录”,“唯书其事迹”,褒贬之意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寓于字里行间,这种手法被称为“春秋笔法”。本文就是用“春秋笔法”来记述齐鲁两国间的一场战争——“长勺之战”。【考点整理】一、长勺之战中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1.政治上取信于民(作战胜利的先决条件)2.军事上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能够把握时机。把握进军时机,在“彼竭我盈”之时进攻,扭转了双方力量的优劣关系;把握反攻时机,在对方“辙乱旗靡”之时追击敌人,善用计谋的同时,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一举击溃敌人。3.鲁庄公虚心纳谏。二、课文篇幅不长,却展示了曹刿多方面的品质。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曹刿这个人物的认识。1、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献身精神与爱国情怀(和乡人对比)2、政治上深谋远虑(“远谋”):战前三问,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胜利的先决条件。3、军事上有卓越的才能: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观察敌情,谨慎细心,考虑周全,把握战机,知己知彼。三、课文仅用二百多字就叙述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说说课文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好在哪里。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曹刿的言论。如第1段中与鲁庄公论“何以战”的三次对话(内容),将其“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人物特点)。第3段论述取胜原因(内容),则把他的作战必须抓准时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出来(人物特点)。这两段文字充分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所以要详写。对于无助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事,如战争起因、战斗状况,战后处理等一概不提。这样的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能够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中心。(详略安排的核心作用)四、文章题目是《曹刿论战》,为什么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1、本文重点突出的人物是曹刿,表现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突出他的“远谋”。(人物)2、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曹刿对战前准备、分析和战争取胜之道的议论,突出曹刿的“远谋”。而对长勺之战中双方的对峙描述不多,所以不用“长勺之战”。(内容)五、曹刿的劝谏方式及结果如何?方式:曹刿以发问的形式,层层深入,循循善诱,启发引导鲁庄公,让他认识到“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劝谏比较委婉含蓄。结果:鲁庄公广开言路,认真听取了曹刿的正确意见,在他的帮助下,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六、“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1、交代了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的原因。(情节)2、为后文写鲁庄公目光短浅做铺垫。(结构)3、衬托了曹刿的远谋。(人物)七、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塑造曹刿形象,请具体分析。1、将乡人和曹刿对国事的态度进行对比,突出了曹刿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2、将鲁庄公与曹刿在战前、战时、战后的表现进行对比,突出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八、如何看待鲁庄公这一人物形象?①政治见识鄙陋。鲁庄公最初将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祈求神灵保佑上。②军事上轻率,急于求成。战场上未曾谨慎考虑就出击追敌。③虽资质平庸,但能礼贤下.广开言路。能够接见并非“肉食者”的曹刿,耐心回答他的“三问”。④知人善用、任人唯贤、谦虚好学。作战中他能够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战后又询问取胜原因。2.《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部编版教材九下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一篇以劝谏治国为主题的文章。《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记录了战国时期诸多谋臣策士精彩的谋略议论,整体行文酣畅淋漓、气势磅礴。本文讲述了邹忌借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讽谏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考点整理】1、有人称赞邹忌能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也有人认为他的劝谏“并无讽王纳谏字句”,妙在“蕴藉”。结合这些评论,具体分析邹忌是怎样说服齐王的,其劝谏艺术有哪些高妙之处。邹忌并未直接讽谏齐王,而是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设喻说理、类比推理,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委婉劝谏,说服力强,易于齐威王所接受。2、文中人物的形象特点邹忌:理智冷静、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善于进谏有勇有谋、深谋远虑、有责任担当,忠君爱国齐威王:虚心纳谏、广开言路、从谏如流有错就改、行动果断、励精图治的明君3、齐威王的善于“纳谏”体现在哪些方面?①语言上:齐威王称赞邹忌的建议很好,一个“善”字表明他虚心纳谏的态度。②行动上:齐威王果断下令采取措施,凡是能够指出君王错误的,都会给予不同等级的奖赏。4、如何理解齐威王说的“善”?①说明齐威王对邹忌劝谏内容的接受、认同、肯定、赞赏。②齐威王认识到纳谏、广开言路的必要性。齐威王认识到兴利除弊的必要性。表明齐威王改革的决心之大。写出了齐威王虚心纳谏的态度和作为国君的胸怀。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齐威王纳谏后的效果?①对内:内政修明、国家强大,三赏的命令颁布后,一年之内,进谏的人数由“门庭若市”到“无可进者”,进谏人数越来越少,从这个变化可看出齐威王纳谏后效果明显。②对外:燕、赵、韩、魏四国都到齐国来朝见,从侧面衬托出齐王纳谏成果之大,由此引出“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结论,揭示了只有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才能使国家强盛的道理。6、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①在给他人提意见时,要讲究说话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②要胸怀宽广,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③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的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7、中国传统文学注重通过“三”的运用,合理铺设情节,如《西游记》的“三打白骨精”、《水浒传》的“三打祝家庄”“三败高太尉”等。请你结合原文,谈谈本文“三叠”式结构的相关情节及作用。“三叠”式结构的相关情节:①邹忌与徐公比美的三问;②妻、妾、客的三答;③邹忌讽谏齐王的三类比;④齐威王纳谏后的三赏;⑤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各国“皆朝于齐”的三变化。“三叠”式结构的作用:“三叠”式结构,表现出一种层进式的反复,体现了故事的一波三折,使得文章结构完整紧凑又活泼灵动,精巧严谨又摇曳多姿,彰显了整齐对称之美。8、对比齐威王与鲁庄公的形象不同:齐威王性格果断、广开言路、赏罚分明;鲁庄公虽然政治见识浅薄,但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同:两人都善于听取他人意见,谦虚好问9、对比曹刿和邹忌劝谏艺术邹忌是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设喻说理、类比推理,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委婉劝谏,说服力强,易于齐威王所接受。曹刿以发问的形式,层层深入,循循善诱,启发引导鲁庄公,让他认识到“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劝谏比较委婉含蓄。3.《出师表》《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北伐前呈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德,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在情感的表达上,既有诸葛亮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又有对刘备父子的忠心,同时也表达了诸葛亮兴复汉室的决心。【考点整理】1、文章开篇就指出蜀国当时面临的危急形势和有利条件有何作用?(1)危急形势:先帝去世,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作用:暗示刘禅现在是决定生死存亡的时刻,如果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2)有利条件:内外臣子都忠心耿耿,“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作用:告诉刘禅复兴希望犹在,只有重用、依靠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复兴先帝之业。2、课文前半部分,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你认为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①广开言路(开张圣听):建议刘禅广泛听取忠臣的意见。②严明赏罚:对国家官员实行赏罚,应当用同样的标准。③亲贤远佞: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其中,“亲贤远佞”是最重要的建议。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广开言路,听取忠谏之言,“昭陛下平明之理”,不致忠奸不分、赏罚不明。3、阅读第⑤段,分析“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一句的作用。(1) 这是文章主旨,也是三条建议的核心。(2)运用对比手法,以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历史事实为依据,从正反两方面鲜明地强调了“亲贤远佞"的必要性,发人深省、谆谆告诫、意味深长。(3)并以先帝的叹息痛恨为告诫,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进行鼓励,促使后主亲贤远佞。4、课文后半部分主要追述了哪几件事?有什么用意?追述的事情包括:①先帝三顾茅庐②自己临危受命③先帝临终托孤用意:(变式提问:第6段追述21年来的经历有什么用意?)(1)抒发对先帝的感激之情(2)表明对刘备父子的忠心(3)写出先帝的任人唯贤,为后主树立榜样。(4)说明创业艰难,激励后主努力进取,亲贤远佞,听取贤臣的“兴德之言”。(5)在情感上打动刘禅,希望后主信任自己,认同北伐的决策。5、有关诸葛亮的传说、故事、俗语很多,搜集有关资料,表达你对诸葛亮的看法。(诸葛亮人物形象)①知恩图报:为报答刘备三顾草庐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出山效命;在危难关头接受任命,患难与共。②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刘备临终托孤,他受命以来,早晚忧叹,把兴复汉室看成报先帝忠后主的职责。③深谙治国之道、颇具政治远见:他能客观准确地分析天下形势、分析蜀国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劝谏后主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6、课文中有些短语后来凝固为成语,沿用至今。把这些短语找出来并说说由它们演变而来的成语及其含义。①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②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③作奸犯科: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④危急存亡: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⑤临危受命: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⑥计日可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⑦不知所云:原来是自谦的话,表示自己语无伦次。现在泛指思想混乱,说的话让人摸不着头绪。⑧感激涕零:形容极为感激,现在多用于讽刺。⑨不毛之地:指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⑩亲贤远佞: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7、治国理政的关键在于用人,请简要分析诸葛亮的用人理念体现了怎样的人才观。①知人善用,让人才能被用在合适的地方。②建议君主合理使用内政人才。③劝谏君主亲贤远佞。8、邹忌进谏齐威王,《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后主刘禅,他们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这对我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方式?方式:邹忌采用了委婉劝谏的方式,从自身经历的家庭小事入手,以小见大,以家事喻国事,设喻说理、类比推理,委婉劝谏齐威王。诸葛亮采用了奏表直言劝谏的方式。启示:在与人交往时要讲究说话的方式方法。要能够根据不同的说话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4.《岳阳楼记》一提起岳阳楼,大家就会想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可见这篇散文真的是经典。岳阳楼上的一副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就来自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者范仲淹本是应好友滕子京的嘱托,写文章来记述岳阳楼重修的事情,范仲淹却借此机会劝勉好友,同时也是勉励自己能够像古仁人一样忧国忧民。当时的滕子京是被贬官到巴陵郡做知州的,虽然滕子京勤勉于政事,到巴陵郡的第二年,就实现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但面对被贬官的现实,不免在与好友的来往书信中抒发抑郁不平之气。范仲淹对好友颇为担心,所以在文中作者借古仁人之口,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既是对好友滕子京的劝勉,也是对自我的勉励。从写作上来看,作者以极其凝练的笔墨向我们描绘了洞庭湖那或阴或晴的景色变化,骈散结合的句式,展现出极为高超的文学造诣。随手拈来都是经典:“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相信只要看过的人,对此都会印象深刻。【考点整理】1、第③④段描写了什么洞庭湖怎样的景色,蕴含迁客骚人怎样的心境?第③段描写洞庭湖阴雨连绵、凄凉阴森的景色。蕴含迁客骚人远谪的悲苦郁闷的心境。第④段描写洞庭湖春风和煦、景色明丽、水天一色的美好景象。蕴含迁客骚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愉快心境。2、本文题为《岳阳楼记》,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描写洞庭湖的景物,起什么作用?描写洞庭湖一阴一晴的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表现出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的情感,与下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形成对比,引出下文作者的旷达胸襟和先忧后乐的伟大抱负。3、“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的不同之处?“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以物喜,以己悲。阴风苦雨则悲,风和日丽则喜。“古仁人”的“览物之情”则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在朝还是在野,都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忧后乐,忧国忧民之心不改。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它是对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作者:①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②先忧后乐、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③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5、《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所体现的政治抱负有何不同?《岳阳楼记》所体现的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忧患意识)《醉翁亭记》所体现的政治抱负:与民同乐(具体表现为:①与百姓同游之乐②与众宾宴饮之欢③以民之乐为乐)6、“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既慰勉滕子京,希望他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也体现了作者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与政治抱负。7、这篇课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答:本文写景、抒情、议论是融为一体的;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表现出写景的独立,和议论与抒情的融合。如第2段概写洞庭景物后,以“然则”一转,接以提问式的议论;第3段写洞庭风雨、第4段写洞庭湖春晴,后面都接以抒情;第5段则以“嗟夫!”开头,表现出强烈的抒情色彩,然后又接以整段的议论,议论中含有抒情的色彩。文章最后又归于单纯而强烈的抒情,即“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样,写景与议论、抒情相互映衬,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8、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政通人和,百废具兴。9、写迁客骚人"悲"的句子:去国怀乡,状谗畏讥。写迁客骚人"喜"的句子:心旷神怡,宠辱偕忘。10、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以物喜,以己悲。1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12、范仲淹先的思想对我们的人生有怎样的启示?人生启示:①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②要有宽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5.《醉翁亭记》亭台楼记是古代散文常见的一类文体。常以叙写建筑特点、建造缘由、周边景物来起笔,由景及人,进而抒发作者的政治理想、人生志趣等。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是这类散文中的佼佼者。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向我们生动地描绘了醉翁亭周围的秀丽景色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在山林中游玩宴饮、与民同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考点整理】1、作者写醉翁亭是怎样落笔,如何由远到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以“环滁皆山也”总起给出全景,再逐层拉近,渐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醉翁亭。由山写到泉,由泉写到亭,如层层剥笋,最后亮出主景,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又给人以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2、本文多处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本文多处提到“乐”,以“乐”字贯穿全文,这些“乐”包括:a.山水之乐;b.宴饮之乐;c.禽鸟之乐;d.滁人之乐;e.太守之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①抒发了作者醉情于山水,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②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③表现出作者随遇而安、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3、作者是怎样写“四时”之景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作者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选取四时的典型景物,抓住景物的典型特征,以精练的语言来写四时之景。4、“太守醉”中的“醉”,该如何理解?①因喝酒而醉。②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③表达作者与民同乐、醉情山水的政治理想。5、从文中看,太守因何而醉?①因不胜酒力而醉。②因陶醉山水而醉。③因与民同乐而醉,有自得之意。6、“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指的是怎样的乐趣?既有寄情山水之乐,又有与民同乐之乐。7、文中“醉”和“乐”有怎样地关系?“醉”与“乐”是统一的。因乐而醉,醉又增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两者相辅相成,充分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8、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州风景、滁人出游。这样写有什么作用?①写滁州风景优美,为下文写太守与百姓出游做铺垫;②写滁州百姓出游,表现了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从侧面表现了欧阳修治理有方,政绩斐然。③突出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9、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范仲淹是“先忧后乐”,无论位居高官或是退隐江湖,都挂念国家、百姓。欧阳修是“与民同乐”,虽然遭到贬谪,仍积极施政,与民同乐。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以民为本,心忧天下,始终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百姓悲喜。10、出自本文的成语及意思。①峰回路转:指山峰迂回,道路曲折。今常用来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②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了出来。比喻真相大白,③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相聚宴饮时欢乐热闹的场面。④醉翁之意不在醉: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另外的方面,也指别有用心。11、默写填空①《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②《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美景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③《醉翁亭记》中点明欣赏山水的乐趣与酒的关系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④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句子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⑤全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⑥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⑦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6.《小石潭记》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忧伤与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此间共写了八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玩小石潭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考点整理】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本文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中气氛。2、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试做具体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由乐转忧。具体分析:①由“隔篁竹”听到琤琮作响的水声引起内心之“乐”。②清潭中的游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与游者相乐”,此时物与我融而为一,作者从自然界中得到充分的慰藉,是快乐的③见水流曲折幽邃,或明或暗,由此产生幽深不可测度的内心感受,把周围环境与个人的感受结合起来,含蓄地反映了个人的孤寂、凄凉、哀怨的心境,久谪远荒的凄凉心情尽在其中。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是否矛盾?如何理解一乐一忧?不矛盾。本文写于作者贬官期间,所以感情主调是凄苦。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抑郁、凄苦的心情,初见小潭、观鱼时的欢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4、本文是怎样从侧面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①可以看到潭底的整块石头,写出了水的清澈。②水中鱼儿像在空中游动,写出了水的清澈③日光直照到潭底,石上有鱼的影子,写出了水的清澈。5.作者笔下的小石潭和自己的遭遇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①小石潭岸势曲折,不知其源和作者被贬后遭遇坎坷,前途迷惘相似。②小石潭周边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环境和作者被贬后的孤凄悲凉、悲哀深沉的心境相似。③给作者带来了幽深冷寂、孤苦悲凉、悲哀深沉的感受。6、本文用词准确生动,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①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示例一:①“参差”形容繁衍伸展开来的枝蔓长短不齐,“披拂”形容枝条在微风中轻柔地飘曳,生动地刻画了细枝长蔓婀娜多姿、翠色欲滴的动态。②不仅丰富了石潭周围的景物,而且也给它浓浓地抹上了一层生命之绿的鲜丽色彩,使人感到生机盎然。示例二:①“佁然”形容小鱼憨态可掬,纹丝不动,“俶尔”写小鱼曳尾而去,一闪动就看不见了,“翕忽”刻画小鱼灵巧轻捷、轻快自由地游动。三个词分别反映小鱼的静态和动态。②作者将自己游乐的心情投射到鱼儿身上,仿佛鱼儿也会和人一样感到快乐。7、填空:①《与朱元思书》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与《小石潭记》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借鱼儿自由游弋,侧面烘托水的清澈见底。②写游鱼的动态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③写游鱼的情态的句子是:似与游者相乐。④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⑤《小石潭记》中“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巧用比喻,写出溪水蜿蜒之状,时显时隐之景。⑥《小石潭记》运用比喻,写出岸势参差不齐的句子: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⑦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坐在潭上被竹子和树木围绕,这样寂静无人的环境令人感到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7.《湖心亭看雪》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的一个小岛上。部编版教材的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文言文《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陶庵梦忆》中的一篇文章。本文描绘了湖心亭悠远脱俗的雪景,叙写了湖心亭的奇遇,表达了作者与众不同的闲情逸趣和孤傲清高、不随俗流的品性。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感慨和对故国往事的怀念。【考点整理】1、“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①对西湖雪景异乎寻常的痴迷;②对自己孤傲清高品性的自得;③无人理解,知音难觅的孤独、寂寞。2、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①侧面描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没有正面写雪,而写“大雪三日”后人声鸟鸣断绝,寂寥凄清。②间接描写,“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没有直接写雪,而是用“上下一白”写出了雪后雾气弥漫、云天山水合而为一、完全成为雪与雾的世界。③全景式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由远及近,把雪后西湖仅能见到的景物收罗在一起,仿佛是一个逐渐拉近的长镜头,极写大雪造成的“艺术效果”。这几句抓住景物在大雪覆盖中留下的“影子”的特点,妙用“痕”“点’“芥”“粒”等量词,用白描的手法按照由远及近、由大及小的次序勾勒出来,如同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画,素静淡雅、万籁无声,写出了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3、赏析“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白描手法,由远及近,由大到小,妙用“痕”、“点”、“芥"、“粒”等量词,传神地写出天地白茫茫一片的广阔和雪中景物影子的渺小,从视觉上营造出一副西湖雪夜水墨画,表达了作者对雪后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深层内涵和表达效果。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后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互映衬。②深层内涵:第一句,是从金陵客人口中呼出,实则也是作者的心语。二人在湖心亭奇遇,对方惊叹作者的不期而遇,犹如作者惊叹对方的捷足先登,所以有惊讶之语。第二句,是舟子的喃喃自语,由舟子口中道出的“痴”字,看似随意,实则意味深长,“痴”指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痴迷于对故国的深深思念。③表达效果:这种错落互见式的表现手法,以此含彼,以单方代双方,既简洁明快,又含蓄深婉。5、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侧面烘托,衬托出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同时表现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痴迷于对故国的深深思念。6、如何理解“痴”字的含义?①痴行,“独往湖心亭看雪"“强饮三大白”,表现出作者特立独行、率性任真的一面。②痴景,欣赏大雪无痕的世界,映射出作者对高洁人格的追求。③痴情,“崇祯五年十二月”“金陵人”的记述,透露出无限的怅惘和淡淡的哀愁。5、有人提出:“张岱寻西湖,寻到了一份景致,一份情怀与一份寄托。”你如何理解?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资料卡片,谈谈你的看法。资料卡片:张岱出身仕宦家庭,自幼聪颖,创作了许多诗文。于崇祯八年参加乡试,因不第而未入仕。明亡后,避兵灾于剡溪中,后隐居四明山中,坚守贫困,潜心著述。主要作品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①大雪三日后,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看繁华落尽后的西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他寻了一份雅趣,折射出孤高自赏的情怀。②张岱出身仕宦家庭,经历了亡国之痛,在明亡入山时回忆起当年的这场雪,更多的是对故国的怀念与痴恋,他在西湖,寻到了一份精神寄托在西湖之景中得以释怀。6、“白描手法”是古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景手法。请结合《湖心亭看雪》和链接材料欣赏。[链接材料]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湖心亭看雪》中的“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的景象,简笔勾勒,表现出景物素净淡雅的特点。也表现出天地的浩大苍茫,简洁明了,耐人寻味。《天净沙·秋》中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运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描绘出一幅秋日黄昏图。黄昏时,如血的残霞映照着一座孤零零的小村庄,夕阳下有几缕淡淡的炊烟,几只归巢的寒鸦静静地站立在老树枝头,忽然,一只哀鸣的孤鸿飞掠而下,划过天际。渲染出深秋凄凉的氛围。7、阅读下面三副有关湖心亭的对联,说说你的理解。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庥。——(明)胡来朝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席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明)郑烨如月当空,偶以微云点河汉;在人为目,且将秋水剪瞳神。——(明)张岱①上联从时间方面写。四季笙箫歌舞不断,有谁能想到,还有穷人见月而悲伤。下联从空间方面写。“六桥”种满宠柳娇花,农民已无空地栽种桑麻了。这一联,具有鲜明的反对奢华游乐的“悯农”意识,可谓冷语热心。②此联极富想象。上联:西湖上立着湖心亭,俨然西湖载着一叶扁舟,真不愧有雨亦奇,晴也好的美称。此联把湖心亭比作泛舟湖上的扁舟,比喻新奇,构思巧妙。同时”雨奇晴好”化用苏东坡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句意。下联:湖面如席之开阔,恍如东坡泛舟赤壁,最适宜“月白风清"之夜。此联富于想象,灵活清新。③上联:西湖像当空明月映照着苍穹,,又似飘渺的浮云点缀银河;下联:西湖像美人的眼睛,眼神像秋水一样掠过瞳眸,清澈明亮。比喻新奇,构思巧妙,生动传神。8.默写填空2 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两句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②《湖心亭看雪》中借舟子之口从侧面表现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8.《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品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桃花源记》写于元熙二年。在当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了晋恭帝。这些晋朝的社会现实激起了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但陶渊明无法改变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在《桃花源记》中,作者以时间为顺序,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讲述了渔人“发现桃花林——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的故事,通过对桃花源自然环境及社会的描绘,展现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和平安宁、自由平等的世外桃源,从而抒发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考点整理】1、文中向我们描绘桃花林的美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①突出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内容)②渲染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效果)③为下文渔人探访桃花源做铺垫。(结构)2、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桃花源的?(变式提问:“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①自然环境: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②社会环境:民风淳朴,社会平等,没有战乱、压迫和苛捐杂税。③生活状况:人人安居乐业,人们自食其力,生活和美安乐。3、桃花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为什么“皆叹惋”?①感叹桃源人与世隔绝时间之长,不知世界变化如此之大。②惋惜桃源外的人们遭遇的不幸与生活的痛苦,不能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最后却“不复得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①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现实中是不存在的。②使故事显得亦真亦幻,给桃花源增添了神秘色彩。5、文章寄寓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如何评价这一理想?文中描写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和平安定,人人平等、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考虑社会和人民两方面)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是一种幻想。6、《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与《大道之行也》中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古人对理想(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7、“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了桃花源中什么心理?有什么作用?表现了桃花源人非常珍惜自己的美好生活,不希望外界破坏打扰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为后人寻找桃花源,但不复得路,桃花源终不可寻的结局埋下伏笔。8、本文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结局出人意料,文中多次运用伏笔对故事情节起到提示作用,请找出文中运用伏笔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①第一段中“忘路之远近”中的“忘”为后人考证难以按图索骥埋下伏笔。②第二段中“山有小口”中“小口”为后文渔人的“不复得路”埋下伏笔。③第三段中的“不足为外人道也”为渔人出而复寻但“不复得路”一事埋下伏笔,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感。9、《桃花源记》是一篇虚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可读来却给人一种“逼真”的效果。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①进出桃花源的路径真切具体,似乎有迹可循。②桃花源虽然美好,也是人间太平盛世的情景,而非仙界云霓气象。③文章首尾设计的两位人物,都似真实可信。6、对比阅读(一)对比两者寄寓的的社会理想或生活图景(为何令人神往)考虑:①社会 ②人民 ③自然环境(二)评价陶渊明考虑:品格高尚、厌恶官场、不满现实,希望归隐,出世思想。11、成语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环境优雅,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来探求尝试。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也比喻突然悟出了一个道理。怡然自乐:形容喜悦高兴而满足。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与世隔绝:形容隐居或人迹罕至的极偏僻的地方。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12、默写填空①桃花源记中写渔人,刚进入桃花林,看到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②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④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⑤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⑥表明桃花源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⑦说明桃花源人长期与世隔绝的句子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⑧桃花源记中用:“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一句,暗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9.《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作者是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与父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等。《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那时,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受到监视,近乎流放,心中忧郁。但他仍有进取之心,月夜游承天寺正是这种心情的释放。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通过对月下庭中景物的描写,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接着议论抒怀,月下感叹,寥寥数语,意味隽永,既有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与朋友一起月下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考点整理】1、文中“怀民亦未寝”中“亦”字暗含着作者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暗含着作者的欣喜。作者找怀民赏月,怀民果然也没有睡,似乎正在等着作者,确实有知音相见之欣喜。2、请自选角度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角度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空明澄澈的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藻、荇”,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的空灵皎洁、清亮无比,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角度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积水空明”从正面写出月光的澄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影子的清丽淡雅,从侧面表现月光的清澈透明,营造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角度3:动静结合,“积水空明”是静态描写,给人以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动态之美。动静结合,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3、“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者耳”中,如何理解其中的“闲人”?①指清闲的人,指二人被贬谪,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有自嘲之意。②具有闲情雅致的人,指夜游时的安闲自适、乐观旷达的心境,有自许之意。4、本文的主旨句是“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变式提问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者耳”表达出作者复杂的情感:既有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与朋友一起月下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也透露出作者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5、《记承天寺夜游》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均为苏轼政治失意时期所作,但抒发的感情各有不同,请你简要分析。《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借与张怀民赏月,抒发了复杂而微妙的情感,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和漫步的悠闲都在其中。《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借咏月怀亲之语,传达出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亲人及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6、读完本文,你也许会想到这些词语:愉悦、孤独、沉醉、悠闲……请你任选一个词语,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示例一:“愉悦”,“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中“欣然”二字真情流露,能感受到作者兴奋喜悦之情。示例二:“孤独”,“念无与为乐者”中“无与”表现出作者的孤独与落寞之情。示例三:“沉醉”,“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写意描述中,能感受到作者对月色的沉醉与喜爱之情。示例四:“悠闲”,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逆境中旷达的态度,以及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和坚守。7、默写填空①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月光清澈透亮、竹柏倒影清丽淡雅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②《记承天寺夜游》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将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乐观豁达的感情都包含其中。10.《三峡》《三峡》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选自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本文先总写三峡概貌,又抓住季节的特点依次写夏、春冬、秋不同季节的景象,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考点整理】1、《三峡》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借三峡两岸山势连绵、高峻的特点和四季江水的不同特点,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热爱之情。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顺序: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然后具体描绘四季之景。好处:(1)作者没有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来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一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2)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因为旁有群山约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山为屏障,是峡之外围。所以第一段先写山,勾勒全貌;水是峡之筋骨,所以后两段重点写水,而又从动、静两方面写其特色,最后又将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应。3、作者在写三峡的山时,主要突出了三峡山的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主要突出了三峡山的连绵不断,高大雄伟。正面描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从正面写出了山的连绵不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则从正面写出山的高峻挺拔。侧面描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从侧面来烘托山的高大雄伟。4、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夏天:水势浩大,水流湍急。展现奔放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比,夸张)春冬:水缓潭清,沉静优美。展现清幽美。(动静结合,俯视仰视)秋天:清寒肃杀,凄清哀婉。展现凄凉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引用)5、结尾处引用渔歌,有何作用?侧面描写,引用渔歌,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烘托游者哀愁的心情。6、第三段描写春冬之时,运用怎样的手法?按照怎样的角度来写?有何作用?答:第3段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按照从俯视到仰视的角度来写。动静结合的作用:通过对“素湍、回清、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和“绿潭、倒影、绝巘、怪柏”的静景进行描写,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富有画面感,富有情态美。同时“素湍、绿潭”两种颜色、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展现了春冬季节的清幽美。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中哪个字用词精炼?为什么?“素湍”:能突出水流的湍急,也表现了浪花的颜色,符合春天江水的特点。“绿”:形容潭水,既写出潭水之深,又写出潭水之静。“绝”:写出山之高、山之险、山之陡峭。8、你从文中的“良多趣味”一句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对三峡春冬季景物的喜爱之情。9、默写填空①《三峡》中,郦道元仅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寥寥数语,就写出了三峡两岸山势高峻的特点。②《三峡》中,用“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夏季江水满溢,漫上山陵,航道阻断的景象,体现了水势极大,水流湍急的特点。③《三峡》中,用江船的日行千里侧面衬托江流之急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④《三峡》中运用对比、夸张手法表现江流之急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⑤《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⑥《三峡》中高度概括春冬景色特点及感受的句子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⑦《三峡》中,从正面描写三峡秋天景色凄凉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11.《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作者是南朝齐梁的陶弘景。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以写景,可以抒情,也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陶隐居集》。作者给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沉醉山水的愉悦以及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坠落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考点整理】1.文章开头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什么作用?答:①总领全文,引起下文对山川之美的具体描绘,与下文“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形成对比;②“共谈者”指的是有高雅情趣之人,作者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表达了作者对先贤的追慕,以及与先贤比肩的自得之情(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2.作者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山川之美”?请简要分析。[答案]①山川相映之美。从远近高低不同的角度选择意象,构成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画卷。②色彩配合之美。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多彩的气象。③晨昏变化之美。选择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中的生物活动,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④动静相衬之美。高峰、石壁等为静景,猿鸟、沉鳞等为动景,山川草木,飞禽走兽,静景和动景各自跃然在目。3.请从加点字的角度赏析“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所描写的景物特征。岩壁五色交辉,“交”字更显出色彩丰富;竹树青翠欲滴,“俱"字表现出终年常绿的特点。体现了景色绚烂多彩的特点。4.请从用词、修辞、感官中任选一个角度[提示角度],对“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进行赏析。[答案]用词示例:“将”“欲”二字,赋景物以动态,动中自然有静;“乱”“竞”极写动态,打破清晨、傍晚的宁静,使得景物极具生命力。修辞示例: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不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朝夕生物活动,而且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感官示例:前句运用视觉与听觉描写,将早晨薄雾消散,猿鸟争鸣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后句运用视觉描写,极写夕阳下鱼儿争跃的画面。5.本文写景的语言精炼且生动,试以“猿鸟乱鸣”为例,说说该句是如何体现此特点的。答:①“乱”即“纷乱”,仅一字却生动地展现了“鸣”的状态,②形象地写出了猿、鸟叫声此起彼伏,写出了晨景热烈欢跃的气氛;③体现出猿鸟的自由生机,④表达了作者对美景赞叹和喜悦之情。6.请从视角转换的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的。答:“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写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看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而后写“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互相映衬,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7.文末“实是欲界之仙都”有什么作用?答:用夸张的手法,总结全文,并且与文章开头相呼应;将此地山水比作人间天堂,极力赞美此地风光,表达了亲近自然的喜悦之情以及归隐山林的高洁志趣。8.“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①结构上:总结前文,首尾呼应,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②内容上:是作者对美好的景物发出的感慨和展开的议论,突出山水之奇绝。③情感上:包含了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以及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9.默写填空①《答谢中书书》中,写山之高,水之净,山水相衬之美的句子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②《答谢中书书》中“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两句描写了傍晚时的景象,画面灵动,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③《答谢中书书》中用“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陶弘景对谢灵运的钦慕,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以及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12.《陋室铭》《陋室铭》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后期,由于安史之乱,唐朝形成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社会局面。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期间,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颇为不满,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但遭遇失败,以致仕途坎坷,多次受贬。但是,面对权贵,他没有屈服,而是以文明志。《陋室铭》就是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陋室来抒写自己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也可以看出刘禹锡刚直不阿的品格和对达官显贵的蔑视态度。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德行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浏览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文书劳神伤身。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考点整理】1.文章的标题是“陋室铭”,但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山水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变式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中的作用。)开头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类比,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说明陋室也可借高尚之士散发芬芳,也为后面赞美陋室埋下了伏笔。2.文章从哪几方面表现“陋至不陋”?居住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写出了陋室自然环境的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生活状态?请简要分析。苔痕能“上”阶,草色能“入”帘,一“绿”一“青”,色彩清丽,生机盎然。写出了陋室自然环境优美、清幽宁静的特点。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恬淡中充满生机的生活状态。4、文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前边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指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俗务缠身。5、作者为什么写诸葛庐和子云亭?运用类比手法,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突出“德馨”,表明陋室不陋。6、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或深意?(原句为“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内容上:引用孔子的话,更具有雄辩的力量。表明陋室因主人德馨而不陋,暗含作者以君子自居之意,突出中心。结构上:巧妙地照应开头“惟吾德馨”一句——“陋室不陋”的关键在于“惟吾德馨”。7.甲文段作者开头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陋"与“不陋”是否矛盾?为什么?请做简要分析。不矛盾。①“陋”是说居室简陋,而“何陋之有”与前文“惟吾德馨”相呼应,意在表明因为“我”品德好,所以“我”不觉得居室简陋。②前者“陋”说环境,后者“不陋”是内心所想,故不矛盾。8、本文主要采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作者借陋室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态度?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写陋室居住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以及生活情趣的高雅,表明“陋室不陋”的特点,表现出作者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9.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如何看待作者说的“惟吾德馨”?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忽视美好的品行,更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高雅的情趣。也要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不追名逐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10.请阅读链接材料,结合选文,探究《陋室铭》在内容上的创新之处。链接材料:铭,名也,记名 其功也。又:述其功美,使可称名②也。(铭)多警 自我,述功德。清代李扶九评解《陋室铭》一文曰:“小小短章,无法不备。凡铭多自警,此却自得自夸,体格稍变。”(创编自《康熙字典》《古文笔法百篇》等)【注】味①记名:记述。②称名:扬名。③警:警诫。铭文多用于警诫自己、称述功德,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则通过对陋室清幽环境和高雅生活的描写,突出自己德行的美好,表达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有自得自夸之意,与一般的铭文内容不同。11.默写填空① 人以德立身。无论身处何境,只要德行美好,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中所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 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淡雅中不失生机盎然。③ 《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④ 在《陋室铭》中,作者借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两句,抒发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表现陋室主人超尘绝俗、不受世俗羁绊的胸襟。⑤ 《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人物不俗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3.《爱莲说》《爱莲说》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周敦颐。 周敦颐,字茂叔。人品高尚,胸怀洒落,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的周敦颐任南康知军。喜爱莲花的周敦颐命人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好友,在池畔赏花品茗。周敦颐尤其爱莲花之高洁,又感当时官场的混沌,就托物言志,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爱莲说》。《爱莲说》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作者以莲自况,抒发了内心的真实情感。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只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艳丽。(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洁净地竖立,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赏啊。我认为菊是花中隐居避世者,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应当的人很多了。【考点整理】1、文中对莲花的描写体现了莲的哪些君子品质,请具体分析。①“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于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②“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不苟,豁达大度。④“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2、文中的菊、牡丹、莲各有什么象征意义?①菊象征隐居避世者;②牡丹象征追求功名利禄者;③莲象征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者。3、文中三次写到菊和牡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表现手法: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来正面衬托莲花;用“牡丹”来反面衬托莲花。作用:第一次表明自己爱好的与众不同;第二次突出了莲的“君子”形象;第三次讽刺了追名逐利的世态,赞美了如莲一般洁身自好的君子。4、简要分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含义。作者感慨世上像自己一样爱莲的人很少,也进一步慨叹生活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明了自己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品德的人生态度。5、如何理解作者在篇末做出的评价:“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里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6、本文使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歌颂了莲花什么样的品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本文使用了托物言志,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了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7、(开放性)“出淤泥而不染”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环境对人影响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示例一:我赞同“出淤泥而不染”的观点。这句话隐喻了做人要保持自我,不受外界世俗的影响。生活中,无论环境怎样,只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操守),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我们都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示例二:我赞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这句话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如果经常和爱学习的人在一起,我们的学习成绩就会不知不觉地提升;如果我们经常和沉迷于游戏的同学在一起,我们就很容易受到游戏的干扰,影响学习和生活。8、朗读课文,说说《陋室铭》和《爱莲说》这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9、默写填空:①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赞美了莲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②《爱莲说》中,写莲如君子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4.《马说》《马说》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说是一种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说明事物,都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见解,说明一种道理。《马说》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以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写有才之人不得重用的遭遇;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人不幸的处境和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行文中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之情。河南中招:2016年与《汉书》节选(同写人才问题)比较考查。备用题2008年与《材论》节选(同写)才问题)比较考查。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却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中受屈辱,(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养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用马鞭驱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面对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考点整理】1、“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写法来表明作者怎样的见解?本文主要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千里马”不遇“伯乐”,来喻指贤才难遇明主。对当时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愚妄浅薄的统治者的控诉和批判。作者希望统治者能够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人才能够充分发挥才能。2、本文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怎样的感情?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寄寓的感情:①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和激愤之情.②对被埋没人才的同情和痛惜之情。③对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愚妄浅薄的统治者的控诉和批判。希望统治者能够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人才能够充分发挥才能。3、文章揭露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揭示了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甚至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4、谈谈文中“千里马”“食马者”“伯乐”各喻指什么。以“千里马”喻人才。以“食马者”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愚妄浅薄的统治者。以“伯乐”喻善于识别、重视、任用人才的人。以“千里马”难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5、请分别概括千里马、食马者的形象特点。千里马:遭遇悲惨、怀才不遇。食马者:专横残暴、无知狂妄。6、简要说说“食马者“应该怎样对待“千里马”?①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驾驭;②按照喂养"千里马"的标准来喂养;③通晓“千里马”叫的意思,让“千里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7、这篇短文仅 100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唆。作者提到“干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①直称。如“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正面提及,表述严正。②暗称。如“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表述委婉,虽不直呼其名,而意在其中。③代称。如“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这些句子中的“其”“是”“之”等都是代词,指称千里马,表意简洁含蓄。8、本文中的五个“也”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各不相同,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①“不以千里称也”中的“也”,暗含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不平)之情。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也”,是作者故作顿笔,有暂时了结,不再说下去的意思。③“是马也”中的“也”,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造成的难堪的后果。④“安求其能千里也”中的“也”,不仅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愤怒谴责的感情,而且包含着诉诸读者的正义感的意图。⑤“其真不知马也”中的“也”,收束全文,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也跃然纸上。9、人才如何才能不埋没?①要有机遇,有赏识并重用人才的伯乐。②自己要有真本领,要敢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必要时要学会毛遂自荐。10、(开放性)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只有遇到伯乐,才能才会施展出来。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答案]示例一:我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如果有才能,总会有机会施展,得到别人的肯定,正如“是金子,不论在哪儿都会发光”的道理一样。示例二:我认为千里马只有遇到伯乐,才能才会施展出来。如果身边没有慧眼识才的人,才能只能被埋没。如果身边有“伯乐”,才能很快就会被发现。11、对比阅读①对比统治者:本文食马者代表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愚妄浅薄的统治者。②同是论述人才问题,对比对人才看法的异同:本文认为世上不缺人才,只是缺少伯乐,所以呼吁要善于识别人才、重视人才、爱惜人才。③对比千里马的命运本文千里马不遇伯乐赏识,被摧残,被埋没,终其一生"不以千里称也"。④对比表达的情感⑤对比写法:本文写法托物寓意。⑥对比写作目的:本文表达了……,希望统治者能…⑦对比选拔人才的方法:本文通过伯乐来发现人才、选拔人才。⑨对比对人才的态度:本文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12、默写填空:①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②《马说》中的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命运取决定性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③《马说》中描绘千里马不遇伯乐,终身不幸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④《马说》中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和愤世嫉俗之意的句子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⑤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⑦表现食马者浅薄无知的一组排比句式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⑧文章的主旨句是:其真不知马也。19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资源
示范课
由于学科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 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学科网,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