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拟卷04-云顶国际集团
2024-06-14
|
17页
|
316人阅读
|
2人下载
2023—2024高二下语文期末新课标四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与现代气候研究的依据是大量的气象监测数据不同,在古气候研究中,对气候参照物的分析研究一般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文字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文字记载中的古气候;第二,考古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古生物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三,地质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某些特殊的岩石、沉积物判断古气候的变化。而大型计算机出现之后,人们将各种古气候资料汇集成数据库,根据气候形成理论及统计规律,建立了气候的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使得古气候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这些年来,气候科学发展进步,古气候研究成果丰硕,使得我们对古气候的变化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们能够对地质时代的气候变化勾画出一个大体清晰的粗线条轮廓。地球诞生时呈现熔融状态,温度非常之高。随着地球表面温度的降低,岩石冷却固化,大约在40~38亿年前形成了最初的地壳,地球的地质年代由冥古宙进入太古宙。太古宙已经有了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并孕育了生命。太古宙的气候温暖潮湿,但后期逐渐变冷,出现第一次冰川活动。元古宙藻类植物繁盛,大气中含氧量增加,气候延续温暖潮湿,但有较广泛的数次冰川活动。元古宙的震旦纪出现全球性的剧烈降温,导致了“雪球事件”。寒武纪气候温暖,出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奥陶纪气候分带明显,早期温暖,末期冰川活动活跃。志留纪早期延续寒冷,中、晚期转暖。泥盆纪是相对温暖和干旱的时期。石炭纪气候潮湿、多雨,植被茂盛,末期进入冰川期。二叠纪气候由冷转暖。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气候都十分温暖,几乎找不到冰川活动痕迹。第三纪气候有波动,但延续了温暖,南方古猿出现在第三纪末期。第四纪气候转为寒冷,出现了第四纪冰川期,非洲的晚期智人被迫离开家园,走向了世界各地,直至全新世气候才逐渐转暖。从全新世开始,人类逐步进入了农业社会,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全新世气候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增暖、中期温暖、晚期转冷。从全新世气候转暖起始,中华大地先后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孕育了灿烂的古文明;夏商周处于大暖期的后期,中华文明得到延续,诞生了最初的国家形态;春秋战国由温暖转温凉,战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战争杀戮;秦至东汉晚期气候相对温暖,开创并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东汉末年及魏晋南北朝进入寒冷期,这是一个极糟糕的战乱不已的时代;隋唐气候总体温暖,一度展现盛唐气象;唐中叶并延至五代时期气候转凉,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的时期;宋至元中叶为气候温暖期,宋朝经济繁荣曾经举世无双;明清气候相对寒冷,明末农民大起义与清朝太平天国运动都与当时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有一定关系。(摘编自徐鸣《历史上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变迁》)材料二:我国古代的气候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地理学者关注的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蓝勇教授关于《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的研究表明,按百年尺度而论,在唐朝300多年的历史中,气候可划分成冷暖两个时期,其中以8世纪中叶(公元750年左右)为转折点。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满志敏在《唐代气候分期及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中也认为唐代气候以8世纪中叶为转折点,分为两个时期:从7世纪初至8世纪中叶,气候冷暖特征与当代相近;而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则气候转寒,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著名气象学家竺可祯在其晚年的著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中通过对梅树、柑橘物候和农作物生长期的对比研究,认为唐代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代,同时又用一万年挪威雪线、格陵兰(位于北美洲)冰块反映的气候特征做了印证。有关专家根据物候和柑橘分布的研究也表明,唐代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1℃。据历史记载,唐代发生的水灾比较多,由此可知,唐代长安气候温和湿润多雨。由于气候温暖湿润,这一时期农牧业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可供农作物的生长期增长,复种指数提高,农作物单产量提高,水利建设也成效显著。由于国力强盛,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然而从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各类寒冷事件频繁发生,秋季冷空气南进的时间提前,春季则推迟。相应的,霜冻与降雪出现的最早、最晚时间都有提早或推迟,无霜期变短。从对河湖海冰冻现象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这种相对寒冷的时期从安史之乱前后一直延续到五代时期。(摘编自谢爱民《气候变化与盛唐转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气候与现代气候的研究依据有所不同,前者一般通过文字资料、考古资料和地质资料展开,而不能依靠数据。b.地球诞生后,生命衍化乃至人的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从全新世开始气候逐渐转暖,人类便逐步进入农业社会。c.气候变迁对农业生产活动影响重大,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朝代的盛与衰大体伴随着气候的暖与冷,规律较为清晰。d.大量研究表明中国唐代的气候在8世纪中叶开始趋冷,这为气候变化影响了唐代盛衰的认识提供了科学依据。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四段中“宙”“纪”“世”都是地质年代分期单位,三者中“世”的层级最小。b.在历史上不止一个时代气温偏高,说明了全球变暖未必源于温室气体排放。c.人类在全新世步入农业社会,因此后来的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不属全新世。d.竺可桢通过格陵兰冰块印证了唐代气候温暖,说明同时期北美气温也偏高。3.下列关于古代气候的研究,方法不当的一项是( )a.通过《竹书纪年》中周孝王时汉江结冰等史料,佐证该时期中国偏冷。b.通过考古资料证明,汉武帝时期一些亚热带植物生长北界远超过当代。c.通过对岩溶石笋开展研究,揭示长期气候变化趋势中自然因素的作用。d.通过统计明清两代咏雪诗词的各自数量,来对比两个时代的气候不同。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两幅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图1说明,气温高时,雪山的雪线就高;气温低时,雪线也会相应变低。b.中国气温与挪威雪线的高低并非完全一致,说明气温在时空上有复杂性。c.图2显示,中国气温在唐代整体上偏高,与材料中的相关描述基本吻合。d.从图2来看,在历史上,挪威雪线与中国气温高低的整体走势并不一致。5.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材料二中唐朝发展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教训,给我国长远发展带来哪些启示?(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流年似水聂鑫森度若飞做梦都没想到,刹那间他就年满六十了,脱下沾满油泥和铁屑的工装,领取了一个大红封皮退休证,从城北的轨道交通研究所,回到城南的流年巷度家小院。流年巷弯弯曲曲,像是一条窄窄的湍急的溪河,流走了无数个春朝秋夕。当度若飞的目光触摸到“流年巷”的巷牌,他真切地听到“流年似水”的哗哗声。他呱呱坠地时,在一家铁道工厂当工程师的父亲,从乐府诗“关山度若飞”一句中,取出“度若飞”三个字作了他的名。这似乎成了一种预言,上一辈和下一辈都是干铁道工业的。街坊邻居看见度若飞,都说就像看见当年的老度爷:瘦瘦高高,一头黑里夹白的乱发,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度若飞回到家里,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想一些陈年旧事。三十多年前,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分配到老家株洲的轨道交通研究所,参加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动车的研究,画不完的图纸,做不完的试验,哪里有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的区别。这时计小耕走了过来。度若飞站起来,说:“刚才邻居说这些年他们很少见到我,让我很愧疚。你上班忙,下班教养孩子还是忙,我却成了个甩手掌柜,想的只是所里的事,苦了你一个人!”计小耕笑了,巧妙地把话题转到儿子身上。可惜儿子快速地跳过了童年、少年时代,进入了青年时代,真是倍速人生。如今在上海,与几个同学办起一家精密机床制造厂,闹得热气冲天的。度若飞听后叹了口气,惆怅地说:“挺羡慕儿子的忙。我这个有一身本事的高级技工,闲得老骨头发酸发软。”葡萄架上的藤叶,窸窸索索地响,落下一对翠羽红喙的小鸟,你一声我一声地叫,很好听。计小耕说:“既然退休了,就该让时间慢下来。”退休了的度若飞,觉得白天很悠长,长夜更难熬。难以入眠,脑子里呈现着一张一张的图纸、一个一个铮亮的零部件,直到院子里什么时候下起了小雨,沙、沙、沙……度若飞打一个愣噤,说:“试验开始了,是飞跑的车轮在磨擦钢轨,有杂音。”计小耕醒了,说:“是雨点落在芭蕉叶上的声音,快睡吧。”天刚亮,度若飞与妻子双双出门,穿过长长的巷道,到巷尾外的南湖公园去散步,过小桥,穿树林,绕假山,行花径。但度若飞的步子迈得又急又大,好像是赶着去上班,总把妻子丢在后面。计小耕说:“你还陷在自己的心理时间里,想慢都慢不下来。你得找到一个标示客观时间真实行进的物件,来矫正思维模式的惯性使然。”“钟表吗,还是手机?我们都有。”计小耕脑子灵光一闪,眨了眨眼,说:“不,是古代计时用的‘铜壶滴漏’,滴水之声便是时间之声。”“那物件只博物馆有。”“你是高级技工,可以仿制。读大学时不是听老师细说过‘铜壶滴漏’的构造和原理嘛,制作可以磨慢你的性子。”在钟表还没有面世之前,古人晴天用圭表(又称日晷),测日影以计算时辰;阴雨天和夜晚则用“铜壶滴漏”,壶中盛满了水,逐渐从壶底的小管往外滴落。度若飞的精气神忽地火旺起来。他到工业器材市场,购回了各种工具和材料,小钳工桌、榔头、老虎钳、铁砧、扳手、锉刀、钢凿、钢剪、小焊枪、白铁薄板、水笼头、铁管、铜管……又收拾出一间空房,作为他的“车间”。白天,画图、计算、制作,一遍遍地测试、改装。一落黑,下班,怕钢鸣铁响惊扰了左邻右舍。 三个月后,“铜壶滴漏”制作成功。两个长圆形的白铁无盖圆壶,依次立在两层梯形的红漆木架上,上层的壶底伸出一个黄铜管滴嘴,一滴一滴的水漏入下面的壶中,叮咚,叮咚,声音很清亮。上层的壶里固定着长竹条的刻箭,刻箭上面刻着二十四格,一格代表一个小时。计小耕左看右看,然后对着手表听水的滴落声,大声说:“不愧是大匠神工!儿子回来探亲,就让他睡这间房,听听时间之声。”在“铜壶滴漏”声中,度若飞走路放慢了步子,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早晨和妻子一起并肩散步,挺直弯惯了的腰,双手悠闲地摆动,一边还说些闲话。长长的白天,度若飞侍弄一会儿花草,然后坐在书房里,安静地读一阵书。他读到王沂孙《锁窗寒》中的“趁酒梨花,催诗柳絮,一窗春怨”,“春怨”怎么是“一窗”呢?应该是“一怀”才准确。他便去问妻子。计小耕听着问题,睁大眼睛看丈夫的面相,说:“你脸上的肌肉,褪去了紧张感,有光泽有喜气,显得年轻了。”叮咚——叮咚——在“铜壶滴漏”的声音中,床头柜上的座机忽然响起了铃声。度若飞立刻醒了过来,抓起话筒,问:“哪位?”“爸,是我。早些日子妈发来‘铜壶滴漏’的视频,又古典又现代,有形有色有声,好玩意呵。爸能把设计图纸、工艺流程说明快递过来吗?”“当然行。你要这个做什么?”“这是个好玩意儿,让我突然想起一种微型均速高效铣床的设计。我还想在株洲办个分厂,聘您这位老将当技术顾问,不知道您意下如何?”度若飞兴奋起来,大声说:“这个美差我应了。”叮咚——叮咚——“铜壶滴漏”的声音,在度若飞的耳鼓上敲打,变得高亢、宏重,像铺天盖地的钢鸣铁响……(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光触摸到巷牌”,“听到‘流年似水’的哗哗声”写出了度若飞回到流年巷对时光飞逝的真切感觉,与题目相呼应。b.面对度若飞的歉疚,计小耕“巧妙地把话题转到儿子身上”,体现出她对丈夫的理解和包容,也自然地引出了对儿子的介绍。c.藤叶的响声与小鸟的叫声,和谐“好听”,这一处景物描写含蓄地表达了慢生活的美好,与度若飞退休后的不适形成反差。d.“‘铜壶滴漏’的声音”“变得高亢、宏重”,像“钢鸣铁响”,写出度若飞被儿子聘请的兴奋,也暗含了传统文化的复兴。7.关于文中度若飞制作“铜壶滴漏”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妻子建议度若飞制作“铜壶滴漏”,是想矫正他的思维惯性,磨慢他的性子。b.度若飞是高级技工,又听过“铜壶滴漏”的原理,这为他的制作提供了可能。c.文中详细列举度若飞购买的工具和材料,这体现了他的专业性和做事的热情。d.在“铜壶滴漏”的声音中,王沂孙的《锁窗寒》开始让度若飞褪去了紧张感。8.退休之后,度若飞对时间的感受有哪些变化?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9.聂鑫森说:“我希望我的短篇小说有一种传统文化韵味。”这篇小说哪些方面体现了“传统文化韵味”?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齐桓公伐鲁,鲁人不敢轻战去鲁国五十里而封之鲁请比关内侯以听桓公许之。曹翙谓鲁庄公曰:“君宁死而又死乎?其宁生而又生乎?”庄公曰:“何谓也?”曹翙曰:“听臣之言,国必广大,身必安乐,是生而又生也。不听臣之言,国必灭亡,身必危辱,是死而又死也,”庄公曰:“请从。”于是明日将盟,庄公与曹翙皆怀剑至于坛上。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剑以自承,曰:“鲁国去境数百里,今去境五十里,亦无生矣。钧其死也,戮于君前。”管仲、鲍叔进,曹翙按剑当两陛之间曰:“且二君将改图,毋或进者。”庄公曰:“封于汶则可,不则请死。”管仲曰:“以地卫君,非以君卫地,君其许之。”乃遂封于汶南,与之盟。归而欲勿予。管仲曰:“不可,人特劫君而不盟,君不知,不可谓智;临难而不能勿听,不可谓勇;许之而不予,不可谓信。不智不勇不信,有此三者,不可以立功名。予之,虽亡地亦得信。以四百里之地见信于天下,君犹得也。”庄公,仇也;曹翙,贼也。信于仇贼,又况于非仇贼者乎?夫九合之而合,壹匡之而听,从此生矣。管仲可谓能因物矣。以辱为荣,以穷为通,虽失乎前,可谓后得之矣。物固不可全也。(节选自《吕氏春秋·贵信》)材料二:贞观十年,魏征上疏曰:臣闻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德礼形则远人斯格。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须而废也。故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又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文子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然而言而不行,言无信也;令而不从,令无诚也。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虽在颠沛之中,君子之所不为也。(节选自《贞观政要·论诚信》)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鲁人不敢a轻战b去鲁国c五十里d而封之e鲁请比关内f侯以听g桓公许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文中意为听从,与成语“言听计从”中的“听”字意思相同。b.陛,本义指台阶,又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后以“陛下”尊称天子。文中用的是本义。c.特,文中意为只、仅,与《陈情表》“诏书特下”中的“特”字意思相同。d.疏,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也称“奏疏”或“奏议”。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翙劝谏鲁庄公行刺齐桓公,得到了鲁庄公的赞同,在盟会之时,鲁庄公剑指齐桓公,逼迫其屈服。b.管仲劝齐桓公答应鲁国的要求,是因为在管仲看来,土地是用来守卫国君的,而不是用国君来守卫土地的。c.魏征引述孔子的话,说明君王待臣下以礼,臣下会忠心侍奉君王;如果百姓不能信任国君,那么国家将无法存立。d.魏征认为,诚信不仅对治理国家非常重要,也是君子的行为准则,君子即使处境艰难也不应做失信之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之,虽亡地亦得信。以四百里之地见信于天下,君犹得也。(2)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须而废也。14.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君王讲诚信的好处与不讲诚信的弊端。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题少陵画像陆游长安落叶纷可扫,九陌北风吹马倒。杜公四十不成名,袖里空余三赋草①。车声马声喧客枕,三百青铜市楼饮。杯残炙冷正悲辛②,仗内斗鸡催赐锦。【注】①三赋草,《三大礼赋》文稿,唐代制度,天子亲享太清宫、太庙,合祭天地于南郊,叫做“三大礼”,杜甫有《进三大礼赋表》,玄宗十分欣赏。②“杯残”句,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长安深秋北风呼啸、落叶纷纷的景象,诗人不由生发出对杜甫的怀想之情。b.颔联中“不成名”“空余”,写出了杜甫不惑之年仍未得到朝廷重用的困窘之境。c.颈联中长安城的车水马龙与杜甫的孤独寂寞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其愁苦之情。d.尾联中杜甫面对着残杯冷炙,听到权贵们在催要斗鸡所下的赌注,羡慕之情油然而生。16.这首诗看似写杜甫,实为影射诗人自己。请结合内容对此简要分析。四、默写题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石钟山记》中体现苏轼主张亲身实践,反对凭主观臆断去猜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乎?”(3)《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向晋武帝表示心愿达成后,将为国献身,报君大恩。五、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本为文学之双翼,两者相互砥砺又①___________。但很长时间以来,文学评论似乎只会说“好话”了。这种所谓的“好话”,就是那种“强将笑语供主人”式的言不由衷的“好话”,或是那种“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式的人云亦云的“好话”,或是那种“皇帝的新衣”式的自欺欺人的“好话”。但假如文学作品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又何尝不可以②___________、逢人说项呢?这种毫无保留的“叫好”,同样亦是“有力量”的评论,而且意义重大。《百合花》以残酷的战争显现灵妙之笔,讲究铺垫、留白、象征,风格迥异于当时流行的英雄书写,令人深受震撼。茅盾③___________,认为作品难得,为之撰写评论,通篇都是赞语。小说得以转载,赢得好评如潮,至今仍是④___________的经典佳作。设若当年没有茅盾的着意推举,《百合花》是很有可能沉寂于当时的文坛的。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或成语。19.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20.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一座完善的建筑,①____________:适用,坚固,美观。建筑本身常常是时代环境的写照。建筑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各时代的智识、技能、思想、制度、习惯和各地方的地理气候。所谓“适用”,只是适合于当时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气候环境。天然材料种类很多,但不一定都被人采用,被选用的材料,也不一定就是最坚固、最容易驾驭的。石料本身比木料坚固,然而在中国用木料达到了高度的圆满,②____________,且建筑上的各种问题常不能独用石料解决,即使有用石料处亦常发生弊病,反比木质的部分容易损毁。建筑上的美,显而易见的,当然是轮廓、色彩、材质等,但美的大部分精神却蕴于其权衡中,如长与短之比,平面上各大小部分之分配等,所谓增一分则太长,③____________。建筑是为解决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而结构出来的物体,所以无论美的精神多缥缈,建筑上的美,是不能脱离合理的、有机能的、有作用的结构而独立的。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第二、三、四段各段的主要意思,并使之构成整句。六、材料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不论是伟人,是小人,只要有极强的意志往前干,他便可以做出点事业来。事业的大小虽然不同,可是那股坚强的心力与成功是一样的,全是可佩服的。只有意志不坚强的人,只有没主张而喜虚荣的人,才去做摇旗呐喊的事。把纸旗子放下,去读书,去做事;和把痛苦的悲号止住,看看自己的志愿,责任,事业,是今日中国——破碎的中国,破碎也还可爱的中国!——的青年的两服好药!以上材料出自作家老舍的作品,以通俗且深刻的语言为当时中国的爱国青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直到今天,这段文字仍能够给新时代青年带来启示。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a.“不能依靠数据”错。材料一是“与现代气候研究的依据是大量的气象监测数据不同,在古气候研究中,对气候参照物的分析研究一般从三个‘维度’展开……”,可见,不是不能依靠数据,应是不依靠气象监测数据,因为从第二段“人们将各种古气候资料汇集成数据库,根据气候形成理论及统计规律,建立了气候的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看,其研究也依靠“数据”。故选a。2.答案:c解析:c.“因此后来的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不属全新世”错,前后推理不当。材料一是“从全新世开始,人类逐步进入了农业社会,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可见,原文只是说从全新世开始,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并不能得出推出后来的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不属全新世的结论。故选c。3.答案:d解析:d.“通过统计明清两代咏雪诗词的各自数量,来对比两个时代的气候不同”错,因为明清两代咏雪诗词的数量不同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通过统计明清两代咏雪诗词的各自数量,来对比两个时代的气候不同”的方法不科学。故选d。4.答案:d解析:d.“挪威雪线与中国气温高低的整体走势并不一致”错,读图2,挪威雪线与中国气温高低的整体走势虽不完全一致,但整体上走势是一致的。故选d。5.答案:①不断提高长期气候变化研究和预报水平,对不利影响防患于未然。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彻底告别“靠天吃饭”。③守住基本农田数量红线,以抵御各种天灾带来的粮食减产风险。④加强赈灾、抗灾、救灾体系建设,确保大灾面前农业和社会稳定。⑤加强国家层面粮食储备,避免潜在的气候风险对农业发展的冲击。解析:由“我国古代的气候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地理学者关注的问题”“从7世纪初至8世纪中叶,气候冷暖特征与当代相近;而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则气候转寒,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从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各类寒冷事件频繁发生,秋季冷空气南进的时间提前,春季则推迟”分析,不断提高长期气候变化研究和预报水平,对不利影响防患于未然。由“据历史记载,唐代发生的水灾比较多”分析,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彻底告别“靠天吃饭”。由“由于气候温暖湿润,这一时期农牧业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可供农作物的生长期增长,复种指数提高,农作物单产量提高,水利建设也成效显”分析,守住基本农田数量红线,以抵御各种天灾带来的粮食减产风险。由“霜冻与降雪出现的最早、最晚时间都有提早或推迟,无霜期变短。从对河湖海冰冻现象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分析,加强赈灾、抗灾、救灾体系建设,确保大灾面前农业和社会稳定。由“由于国力强盛,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分析,加强国家层面粮食储备,避免潜在的气候风险对农业发展的冲击。【答案】6.d 7.d 8.①刚退休回家,感到时光飞逝。从“刹那间他就年满六十了”可知他感觉时光流逝之快。②在最初的退休生活中,感觉时间漫长。从“觉得白天很悠长,长夜更难熬”的煎熬感可知。③“铜壶滴漏”制作完成之后,在慢下来的惬意和即将发挥余热的兴奋中感受时间张弛有度的丰富厚重。由侍弄花草、安静读书和结尾觉得“铜壶滴漏”的声音变得高亢宏重可见。 9.①人物塑造上,度若飞技艺精湛,工作投入专注,体现了传统工匠精神。②语言风格上,流年巷、度若飞等内蕴丰富的名称和诗句的引用,带有古典韵味。③情节内容上,制作铜壶滴漏这一古代计时工具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④主题上,体现了传统文化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滋养与调适。【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也暗含了传统文化的复兴”错误。这一处没有暗含传统文化的复兴。【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和段落作用的能力。d.“王沂孙的《锁窗寒》开始让度若飞褪去了紧张感”错。在“铜壶滴漏”的声音中,度若飞步子放慢、心情轻松等表现说明他已开始褪去紧张感。【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度若飞做梦都没想到,刹那间他就年满六十了,脱下沾满油泥和铁屑的工装,领取了一个大红封皮退休证,从城北的轨道交通研究所,回到城南的流年巷度家小院”可知,刚退休回家,感到时光飞逝。从“刹那间他就年满六十了”可知他感觉时光流逝之快。由“退休了的度若飞,觉得白天很悠长,长夜更难熬。难以入眠,脑子里呈现着一张一张的图纸、一个一个铮亮的零部件”可知,在最初的退休生活中,感觉时间漫长。从“觉得白天很悠长,长夜更难熬”的煎熬感可知。由“在‘铜壶滴漏’声中,度若飞走路放慢了步子,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长长的白天,度若飞侍弄一会儿花草,然后坐在书房里,安静地读一阵书”“‘铜壶滴漏’的声音,在度若飞的耳鼓上敲打,变得高亢、宏重,像铺天盖地的钢鸣铁响……”可知,“铜壶滴漏”制作完成之后,在慢下来的惬意和即将发挥余热的兴奋中感受时间张弛有度的丰富厚重。由侍弄花草、安静读书和结尾觉得“铜壶滴漏”的声音变得高亢宏重可见。【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意蕴的能力。由“白天,画图、计算、制作,一遍遍地测试、改装”可知,人物塑造上,度若飞技艺精湛,工作投入专注,体现了传统工匠精神。由“度若飞……回到城南的流年巷度家小院”可知,语言风格上,流年巷、度若飞等内蕴丰富的名称和诗句的引用,带有古典韵味。由“你是高级技工,可以仿制。读大学时不是听老师细说过‘铜壶滴漏’的构造和原理嘛,制作可以磨慢你的性子”“度若飞的精气神忽地火旺起来……”“我还想在株洲办个分厂,聘您这位老将当技术顾问,不知道您意下如何?”可知,情节内容上,制作铜壶滴漏这一古代计时工具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由“在‘铜壶滴漏’声中,度若飞走路放慢了步子,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铜壶滴漏’的声音,在度若飞的耳鼓上敲打,变得高亢、宏重,像铺天盖地的钢鸣铁响……”可知,主题上,体现了传统文化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滋养与调适。【答案】10.beg 11.c 12.a 13.(1)还给它土地,这样虽说失去了土地,也还能得到诚信的名声。用四百里土地就在天下人面前显示出诚信来,您还是合算的。(2)德、礼、诚、信是国家的纲领,贯穿在君臣、父子关系中,一刻也不能偏废。 14.君王讲诚信好处:可以取信于民,得到臣子忠心,稳固江山。君王不讲诚信的弊端:败坏名声,失信于民,失去天下。【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鲁国人不敢轻率作战,离鲁国都城五十里封土为界。鲁国请求像齐国的封邑大臣一样服从齐国,桓公答应了。“鲁人不敢轻战”是主谓结构,句意完整,b处断开;“去鲁国五十里”是“封之”的状语,“之”是“封”的宾语,结构完整,e处断开;“鲁”是“请比关内侯以听”的主语,“比关内侯”是“听”的状语,语义完整,且“桓公”是下一句“许”的主语,g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句意:您听从我的话。/说的话都相信,出的主意、计谋都采纳。b.正确。“曹翙按剑当两陛之间”句意:曹翙手按着剑站在两阶之间。c.“意思相同”错误,意思不同。“特”,只、仅。/特地。句意:人家只是要劫持您,并不想跟您订立盟约。/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d.正确。【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曹翙劝谏鲁庄公行刺齐桓公”错误,根据后文管仲所言“人特劫君而不盟”可知,是“劫持”,不是“行刺”;“鲁庄公剑指齐桓公”错误,由“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剑以自承”的“自承”可知,鲁庄公是把剑指向自己。【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予”,给,还给;“亡”,失去;“以”,用;“见信于天下”,状语后置,在天下人面前显示诚信。(2)“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判断句;“斯须”,片刻,一会儿;“废”,偏废。【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一“予之,虽亡地亦得信。以四百里之地见信于天下”“九合之而合,壹匡之而听,从此生矣”和材料二“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可知,齐桓公因守诚信而“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魏征认为君王诚信,天下无二心,孔子认为君王以礼、信待臣子,可以得到臣子忠心,所以君王讲诚信可以得到人民的信任,可以得到臣子的忠心,可以让自己的江山稳固。这是君王讲诚信的好处。结合材料二“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言而不行,言无信也;令而不从,令无诚也”“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可知,君王如果不讲诚信,就会败坏自己的名声,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所下命令不会执行,最终自然失去天下。参考译文:材料一:齐桓公攻打鲁国。鲁国人不敢轻率作战,离鲁国都城五十里封土为界。鲁国请求像齐国的封邑大臣一样服从齐国,桓公答应了。曹翙对鲁庄公说:“您是愿意死而又死呢,还是愿意生而又生?”庄公说:“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曹翙说:“您听从我的话,国土必定广大,您自身必定安乐,这就是生而又生;您不听从我的话,国家必定灭亡,您自身必定遭到危险耻辱,这就是死而又死。”庄公说:“我愿意听从你的话。”第二天将要盟会时,庄公与曹翙都怀揣着剑到了盟会的土坛上。庄公左手抓住桓公,右手抽出剑来指着自己,说:“鲁国都城本来离边境几百里,如今离边境只有五十里,反正也无法生存了。削减领土不能生存与跟你拼命同样是死,让我死在您面前。”管仲、鲍叔要上去,曹翙手按着剑站在两阶之间说:“两位君主将另作商量,谁都不许上去!”庄公说:“在汶水封土为界就可以,不然的话就请求一死。”管仲对桓公说:“是用领土保卫君主,不是用君主保卫领土。您还是答应了吧!”于是终于在汶水之南封土为界,跟鲁国订立了盟约。桓公回国以后想不还给鲁国土地,管仲说:“不可以。人家只是要劫持您,并不想跟您订立盟约,可是您却不知道,这不能说是聪明;面对危难却不能不受人家胁迫,这不能说是勇敢;答应了人家却不还给人家土地,这不能算作诚信。不聪明、不勇敢、不诚信,有这三种行为的,不可以建立功名。还给它土地,这样虽说失去了土地,也还能得到诚信的名声。用四百里土地就在天下人面前显示出诚信来,您还是合算的。”庄公是仇人,曹翙是敌人,对仇人、敌人都讲诚信,更何况对不是仇人、敌人的人呢?桓公多次盟会诸侯而能成功,使天下一切都得到匡正而天下能听从,就由此产生出来了。管仲可以说是能因势利导了。他把耻辱变成光荣,把困窘变成通达。虽说前边有所失,不过可以说后来有所得了。事情本来就不可能十全十美啊。(节选自《吕氏春秋·贵信》)材料二:贞观十年,魏征上疏说:臣听说国君地位的保障,在于诚实信用。有了诚信,就不会产生二心。实行德政,边远的人民也会来归顺。由此可见,德、礼、诚、信是国家的纲领,贯穿在君臣、父子关系中,一刻也不能偏废。所以孔子说:“君王以礼对待臣子,臣子以忠心侍奉君王。”还说:“一个人终有一死,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国家就无法存立。”文子说:“说出话来能够使人相信,是因为说话之前已经取信于人,发出令来能够得到执行,是因为命令之中含有诚意。”说了却不做,是言而无信,接受了命令却不执行,是没有诚意,如果是君王,就会败坏名声,如果是臣下,就会危及生命。因此,即使身不由己,处境艰难,君子也不会做有失诚信的事情。(节选自《贞观政要·论诚信》)【答案】15.d 16.①颔联是说杜甫已届四十,空怀满腹经纶而无人欣赏,影射诗人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②颈联描写杜甫闲居长安而生活窘迫,只能带着仅有的三百文钱去酒店喝酒浇愁,影射诗人自己生活的困顿和愁苦之情。③诗的尾联则是通过对比描写,突出表现了权贵的奢靡与杜甫的穷困,影射诗人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和对当时权贵贪图享受、不思收复失地的批判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杜甫面对……羡慕之情油然而生”错误。诗的尾联则是通过对比描写,将当时权贵的奢靡与诗人的穷困表现得非常鲜明,读者可以想见当时杜甫窘迫难堪的情形。【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本诗是陆游对杜甫画像的题诗。结合注释①“杜甫有《进三大礼赋表》,玄宗十分欣赏”可知,诗的颔联肯定了杜甫富有才华,但其中的“四十不成名”“空余三赋草”,则写出了杜甫的才华不被赏识,写出了杜甫不惑之年仍未得到朝廷重用的困窘之境。联系陆游一生才华横溢,坚持抗金,但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此处影射了陆游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颈联“车声马声喧客枕,三百青铜市楼饮”,写出了杜甫在长安闲居,生活窘迫,只能带着仅有的三百文钱去酒店喝酒浇愁,他报国无门,只能借酒浇愁的情景。长安的车水马龙与诗人孤独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愁苦。影射出陆游此时自己生活的困顿和愁苦之情。尾联“杯残炙冷正悲辛,仗内斗鸡催赐锦”,又是用一组场景形成对比,结合注释②“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知,杜甫面对残杯冷炙心情悲辛,但权贵们正在斗鸡,在催要斗鸡所下的赌注。此联将当时权贵的奢靡与诗人的穷困表现得非常鲜明,影射陆游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和对当时权贵贪图享受、不思收复失地的批判之情。所以,全诗通过对杜甫在长安遭遇的描写,突出了杜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窘境,其实是映射了陆游自己当时的处境,道尽了他对杜甫的同情和理解,读者可以从诗中感受到杜甫与陆游一样窘迫难堪的生活困境。17.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解析:18.答案:并驾齐驱;拍手称赞;慧眼识珠;脍炙人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①处强调“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同等重要,应填写“并驾齐驱”。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②处“逢人说项”比喻到处为某人某事吹嘘,说好话。此处与之并列,强调对作品的赞扬,应填写“拍手称赞”。拍手称赞:不住地称赞。③处是说茅盾识别《百合花》的价值,应填写“慧眼识珠”。慧眼识珠:形容善于识别人才。④处结合“小说得以转载,赢得好评如潮”可知后面也是强调小说受人传诵,可填写“脍炙人口”。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19.答案:《百合花》以灵妙之笔显现残酷的战争,讲究铺垫、留白、象征,与当时流行的英雄书写风格迥异,令人深受震撼。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一是语序不当,“以残酷的战争显现灵妙之笔”状语与中心词颠倒,应为“以灵妙之笔显现残酷的战争”;二是结构混乱,“风格迥异于当时流行的英雄书写”结构混乱,前一个分句主语是《百合花》,后一个分句主语变成了“风格”,应改为“与当时流行的英雄书写风格迥异”。20.答案:①综合运用排比、引用、反语等修辞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所谓“好话”的种种表现和本质进行揭露;②句式整齐,语气强烈,嘲讽意味突出,强化了作者对虚假浮夸、一味迎合的文学评论现象鲜明的批判态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效果的能力。句子的表达特点可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好话”用了反语的修辞,“那种‘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式的人云亦云的‘好话’”运用了引用的修辞,“就是那种……或是那种……或是那种……”三个分句,句式结构相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文段中所谓的“好话”实际指虚假浮夸、一味迎合的话,主要针对文学评论现象所说,在谈论文学界出现的这种现象时,文段并未平铺直叙,而是结合多种修辞手法进行阐释,因此可见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否定和批判态度,解答时,可分点作答,先点明修辞手法,接着写出运用修辞的效果。如排比句式整齐,语气强烈,对所谓“好话”的种种表现集中体现;反语嘲讽意味突出,更好地揭露所谓“好话”的本质;引用可使所要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还能够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21.答案:①须具备三个要素;②纯用石则甚不当;③减一分则太短解析:第①处,横线后面的“适用,坚固,美观”是建筑的三个要素,再根据横线后冒号的提示,可以推知此处应填“须具备三个要素”之类的内容。第②处,根据横线前的“然而在中国用木料达到了高度的圆满”和横线后的“且建筑上的各种问题常不能独用石料解决”,可知此处应是说中国建筑纯用石不适用,故此处可填“纯用石则甚不当”之类的内容。第③处,根据横线前的“但美的大部分精神却蕴于其权衡中”“所谓增一分则太长”,可推知此处应填“减一分则太短”之类的内容。22.答案:第二段:建筑适用不能脱离时代环境。第三段:建筑坚固不能脱离材料运用。第四段:建筑美观不能脱离结构合理。解析:所给文段共四段。第一段是总括句,第二、三、四段分别围绕建筑的“适用”“坚固”“美观”展开论述。第二段说的是建筑的“适用”问题,其中第一句是中心句,阐述了“建筑”与“时代环境”的关系,后两句进行具体阐述,这一段的主要意思是建筑的“适用”问题要在具体的时代环境中讨论,用一个否定句表达就是“建筑适用不能脱离时代环境”。第三段以石料和木料为例来说明建筑的“坚固”问题,主要意思是材料坚固与否不能看材料本身,而要看材料在建筑中的具体运用情况,用一个否定句表达就是“建筑坚固不能脱离材料运用”。第四段讲的是建筑的“美观”问题,根据最后一句中的“所以”可知,“所以”领起的句子是结论句,主要意思是“建筑美观不能脱离结构合理”,这本身就是一个否定句,可以直接使用。另外,根据题干中的“使之构成整句”的要求可知,概括出的三个句子要形式一致,结构相同。23.答案:心中有坚志,实干成大事荀子有言:“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此言虽简而意极深,告诉吾辈青年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无论道路远或近,事情大或小,还是自身能力强或弱,都需怀坚志并善实干,方能行稳致远,走向成功。怀坚志,吾辈青年须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恒心,不为外撼,不以物移。“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坚强的意志是吾辈青年奋进的保障。唯有如此,方能“咬定青山不放松”“扶摇直上九万里”。“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从青春到白头,舍半生,终为茫茫大漠开辟了保护传承的路;治沙英雄石光银择一事终一生,织绿锁黄沙,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背篓少年”王发怀坚定“争取做一名职业选手”之志向,不怕苦、不叫累,日复一日,挥汗如雨,珍惜每一个参赛的机会,点亮自己那盏灯。他们永怀恒心、坚韧不拔、无畏困难、不言放弃,真可谓心中有坚志,脚下就有力量。善实干,吾辈青年应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理念,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实干决定了人生发展的高度与深度,故吾辈青年需通过真真切切的实干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快递小哥尽心尽责,织起了世界最大的快递网络;青年科学家夙兴夜寐,撑起了中国科技的未来;边防战士栉风沐雨,守卫着14亿人民的安定生活……种种事迹无不在告诉我们,成就事业的真谛离不开四个字——踏实勤劳。为人处世,须不懈怠、肯吃苦,那些好高骛远、贪图享乐的人,终究品尝不到丰收的果实。于“心”,当有“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坚志;于“行”,当有“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实干。如此,坚强的意志加上脚踏实地的行动,敢想敢为,善做善成,必将干成一番事业,驰骋于天地之间。解析:[审题指导]审读材料:材料分为两层,第一层指出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在拼搏进取的道路上都需要有坚强的意志,脚踏实地奋斗,从而取得成就,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与敬佩,强调了意志与实干的重要性。第二层在第一层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拥有坚强意志和实干精神不仅对个人有益,还有助于推动国家发展,因此当代有志青年可以通过这两服好药来鞭策自我,为国家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材料着眼于为青年指明前进方向,能够引发新时代青年对自己行为的思考,引导其自觉地将人生追求与民族、国家、人类的命运相关联,体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审读任务驱动和写作要求:“以通俗且深刻的语言……仍能够给新时代青年带来启示”提示学生应以材料为本,将其中的道理与时代需求、当代青年处境联系在一起,确定立意角度,且观点要鲜明准确;此外还要注意文体特征,保证写作的原创性,避免出现个人信息,字数不少于800字。[立意指导]角度一:对个人来说,拥有坚强的意志并付诸实践,终能有所成就。(例文立意)角度二:对国家来说,青年拥有坚强意志和实践精神有益于国家发展,能为国家贡献更多力量。角度三:从意志和实践的二元关系看,二者可以共同促进目标(志愿、责任、事业)的达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资源
示范课
由于学科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 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学科网,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