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课件 2023-云顶国际集团

2024-06-11
| 33页
| 1080人阅读
| 28人下载
普通
第三单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至情至性 石钟山记 学习目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本内涵,梳理脉络;了解石钟山的特点,学习游记类散文写作手法,感受议论、记叙、描写和抒情有机结合的艺术特色。理解富于哲理的思考,学习作者的质疑和求实精神。3任务一知人论世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四日夜记梦》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题西林壁》苏 轼“01”:了解作者 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王国维他太伟大,有资格待人温文和蔼。他单纯真挚,向来不喜欢装腔作态……他活在纠纷迭起的时代,难免变成政治风暴中的海燕,昏庸自私官僚的敌人,反压迫人民眼中的斗士。一任一任的皇帝私下都崇拜他,一任一任的太后都成为他的朋友……难怪他快快活活,无忧无惧,像旋风般活过一辈子。 ——林语堂作者简介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 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长江与鄱(pó)阳湖交汇处。 石钟山在历史上是儒家的圣地,是佛家的道场。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 古代儒学名流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等曾登临览胜,或题诗、撰文,以记胜抒怀。 “02” 石钟山 石钟山山名的争论石钟山因何而得名的看法,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可分为三派:主声派,该派认为由于水石相搏,发出钟鼓般的声音;主形派,认为山形如覆钟,所以名之为“石钟山”;声形派,即之所以得名是由于它具有钟之形与钟之声。石钟山,在... text has been truncated due to evaluation version limitation. 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03”:文体知识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景、抒情)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景、议论)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景、议论、抒情)本文真的只是单纯写石钟山的美景吗?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州,游览了石钟山,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进行实地考察,写了这篇文章。“04”:写作背景任务二研读文本16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语气词,不译靠近名→动,激荡,掀动搏击,撞击这种说法“是说”即使使…发出声音大更,表递进认为译文:《水经》上说:“鄱阳湖的出口处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座山)的下面紧挨着深水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像大钟一样。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访求找到承接真实原因更加它定语后置句的标志到处这样唯独名→动,命名,取名状语后置听同“含糊”,重浊模糊清脆悠扬鼓槌声音传播停止才用译文:到了唐朝李渤才开始寻访它的遗留下来的踪迹,在水潭边上找到两块山石,敲一敲,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继续)传播,余音慢慢消失。李渤自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发出声音,到处都是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文本解读 人物 得名由来 作 者态 度 作者依据 郦道元 李渤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水石相搏”说“扣石发声”说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持何种态度? 郦道元的《水经注》,李渤的《辨石钟山记》。 这都是苏轼的读书所得、读书之疑。为什么会有疑惑?因为两种说法不一样,苏轼对郦元和李渤他们的观点表示了自己的疑惑,说明他在知晓前人的观点时,并不是盲目的相信,而是有一定的思考,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质疑精神。 对于这种读书之疑所引起的好奇心,因说法不同引起的思考和质疑,这叫做读书人的理趣。这种理趣无关国家大事也无关个人衣食住行,更称不上举足轻重。但正是这种文人的理趣丰富了苏轼的内心世界。两个人的说法成了这次出游的缘起,你认为苏轼从何得知这两种说法?结合课文和注释。有了质疑怎么解决?20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kōng)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名作状,乘船到趁机(因利乘便)敲击象声词。击金石声一直,本来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译文:元丰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乘船出发到临汝去,(我的)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府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县,因而能够看一看人们所说的(名叫)石钟的山。寺院里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着斧头,在杂乱的石头中间选择其中一两处敲击它,发出硿硿的声音,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乘着小船,划到陡峭的山崖下面。21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hú),闻人声亦惊起,磔磔(zhé)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guàn)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chēng)吰(hóng)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xià),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dàn)澎湃而为此也。阴森的样子鸟鸣声有人内心惊恐表转折形容钟鼓的声音断裂缝偏义复词兼词,于此水波动荡形容波浪激荡撞击状语后置译文: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害怕想要回去(的时候),却(听到)巨大的声音从水面上传来,噌吰噌吰地响着像(击)钟(敲)鼓一样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它,原来山下面都是石洞和裂缝,不知道它们有多深,细小的波浪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产生这种声音。22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kuǎn)坎(kǎn)镗(tāng)鞳(tà)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yì)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中空孔洞击物声钟鼓声之前演奏于是钟名宾语前置 挡 水流中央记得/知道(博闻强识)译文: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击鼓声,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知道(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窽坎镗鞳的声音,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时的人(称这座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23 人物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笑而不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寺僧苏轼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也。笑谓迈曰(非常自信)实地考察目见耳闻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二者相应,如乐作焉。2、第二段中,作者是如何探得石钟命名由来的?内容评析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名作状,亲眼/亲耳主观猜测大概终究船工……的原因知识浅薄的人敲击它的真相因此简略浅陋句首发语词竟然凭借凡事不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猜测来判断存在或不存在,可以吗? 郦道元看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够详细。读书做官的人终究不愿驾小船在夜晚停泊在陡峭的山崖下面,所以没有人能够了解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渔夫(和)船工,即使知道(这些)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可是知识浅薄的人,竟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原因,(还)自以为弄清了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慨叹郦道元(说法)的简略,并且嘲笑李渤(见识)的浅陋啊。25郦道元言之不详,人常疑之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缺乏对考察结论的具体阐发——缺乏去实地考察的决心勇气 ——缺乏阐明真相的文化素养——缺乏对表象的深入探究叹笑讽惜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各持什么态度?主要原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任务三理行文思路明作者情趣所在27游因——质疑游历——解疑游感——结论:郦说李说——人常疑之—— 余尤疑之1.访问时间、同伴和机缘2.访问寺僧3.亲访之见闻4.访之所得大石侧立栖鹘惊飞鹳鹤怪叫水声轰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议论为主提出问题叙议结合解决问题集中议论抒发情感行文思路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比喻摹状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直接摹声鹳鹤: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比喻摹声动静结合高低结合余:心动;舟人:大恐侧面烘托声音:噌吰如钟鼓不绝;有窾坎镗鞳之声。比喻、直接摹声视听结合苏轼以声音写夜景,呈现出什么特点?试探究苏轼这样写的原因特点:苏轼以欣赏的态度,去倾听这些声音:他写“山音”,有生灵之音,栖鹘磔磔云霄间,鹳鹤叫声响于山谷;有自然之音,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特别要关注的是,他听这些声音,“如乐作焉”。原因:元丰七年(1084)正月,宋神宗出御札,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移官汝州团练副使。五年前苏轼遭遇“乌台诗案”,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他原以为会久困黄州度过后半生,已经安心地在东坡平整土地、种植粮蔬,自号“东坡居士”。不料又得调令,他趁机走亲访友。弟弟苏辙受乌台诗案牵连,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苏轼赴筠州和苏辙同过端午,还和友人参寥同游庐山,写下了《题西林壁》。当时恰逢长子苏迈被任命为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县尉,苏迈参加科举考试之后首次得官,这是苏家的一件大事,因此苏轼绕道和儿子同行,到了湖口再分手。六月初九(公元 1084 年 7 月 14 日),苏轼终于和苏迈一起“得观所谓石钟者”。这一路上苏轼的心情是极为振奋的,因此《石钟山记》行文中透露出旷达自适的意味,这与他此时的积极情绪有关。阅读全文,看看本文共用了几处“笑”,体会作者笑什么。提示本文共用了四处“笑”,即“余固笑而不信也”“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因笑谓迈曰”“而笑李渤之陋也”。其中有三处写作者笑。一是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二是对“迈”的笑,是愉快的笑,反映探得山名由来的兴奋;三是笑李渤,是嘲笑,嘲笑李渤不实地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提示李渤不应该被嘲笑,因为他能够对郦道元的观点质疑,并且考证它,得出新的结论,这和苏轼同样可贵,而且苏轼笑李渤也是不对的。如果这样,后人同样可以笑苏轼,因为在后人看来,苏轼的观点也是错误的。文中的李渤真的可笑吗? 为得石钟山名的由来,苏轼不畏艰难险阻,身临其境,下了真功夫,终于探得命名真谛。“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是作者的感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发问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文章篇幅虽短,但意义深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今社会,我们也要下真功夫,做到真知、真识、真心、真行。 【运用方向】“实践”“质疑”“观察与思考”“传统与创新”等。素材积累$$
相关资源
示范课
由于学科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 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学科网,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网站地图